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凡人善舉 > 張立光 耄耋教授十五載登山講“抗戰(zhàn)”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
縣區(qū)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qū)構建基本養(yǎng)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qū)扎實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
 毛集實驗區(qū)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
 田家庵區(qū)“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qū)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qū)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張立光 耄耋教授十五載登山講“抗戰(zhàn)”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5/12/8 10:40:5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 安徽日報

 張立光,安徽大學92歲退休教授,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稱號。

  堅持用義務宣講的方式回顧歷史、傳播真理、教育后代,92歲的安徽大學老教授張立光,在這條路上整整走過15年。

  只要天晴,身體狀況不錯,張立光就會穿戴得整整齊齊,挎上隨身小包,攀登合肥市近郊唯一的山——大蜀山。他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登上280多米的山頂,要花費近一小時,到頂必然滿頭大汗。這個老習慣在2001年前是為了鍛煉身體,但2001年的一個周末后,張老登山的目的變成了義務宣講抗日史實。

  那天,已從安徽大學退休了12年多的張立光上大蜀山晨練。在山頂,恰逢一群青年學生,圍著一座立體“小塔”,熱烈討論上面刻的“昭和”是啥意思。聲音鉆進耳朵,經歷過日寇侵略的張立光心里頓如被刺了一針,他湊過去一看就明白了:這座“小塔”是侵華時期日軍修建的,“昭和”是侵華時期日本天皇的年號。原來,這座塔全名是“大蜀山陣地構筑紀念塔”,建于1940年,這一年日軍侵占合肥,在大蜀山修完作戰(zhàn)工事,建了這座塔。后來這座塔被作為那段歷史的教育物證保留至今。張立光當即上前,給這些青年人講述了這塊物證的由來,以及抗日烽火中自己親歷的往事。看著學生們好奇又火熱的目光,張立光做出了一個決定:有生之年把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告訴更多的年輕人,提醒后人勿忘國恥。自此以后,他常常利用周末時間來大蜀山頂,義務為登山的人講述抗戰(zhàn)歷史。

  為了徹底弄清楚“大蜀山陣地構筑紀念塔”這段歷史,2002年,當年已經79歲的張立光帶著一個水杯、一個筆記本赴大蜀山周邊村莊,開始“大蜀山戰(zhàn)役”的實地調查活動,尋訪當時戰(zhàn)爭的見證人。因為高齡走路慢,張立光每次尋訪只能跑一兩個村子。運氣好的時候,能問到兩三個知道一點當年歷史的人;運氣不好的時候,只能空手而歸。漸漸地,很多關于這場戰(zhàn)役的文字和圖片資料都被張立光搜集到手,這些都成了他宣講時生動的事例。經年累月、堅持不懈地宣講,讓很多經常到大蜀山游玩的人都跟張立光結下了忘年交,一些小孩子也喜歡圍著老人聽故事。

  張立光說,他的抗日情結來源于親身經歷。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日軍轟炸徐州,正在徐州上初中的張立光深深體味到要當“亡國奴”的痛苦。“那時每次逢集,老師便會帶著我們去集上宣講抗日。”張立光告訴記者,那是他宣講抗日的起源。“同胞們,快向前,我向大家談一談,日本鬼子侵略中原,先占臺灣島,再入東三省,‘七七事變’后,要占全中國……”唱念起當年的宣講詞,老人聲音仍然洪亮有力。1950年,在武漢大學即將畢業(yè)的張立光成為學校第一批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學生。

  10多年來,張立光先后3次赴南京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購買大量抗日書籍、磁帶、光盤和畫冊,他還憑借當年做過海軍教員的基礎繪制戰(zhàn)事圖。資料收集越來越豐富,老人宣講的題目也越來越多,現(xiàn)有《大蜀山殲滅戰(zhàn)》《日寇蠶食中國》《我的抗日情結》等17個愛國主義宣講題目。在學生的幫助下,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宣講內容口述完成了一本28頁的宣傳小冊子。每次宣講,他都將小冊子復印很多份散發(fā)給人們。抗戰(zhàn)宣講地點也從大蜀山頂擴大到合肥市的高校、中學和小學。不管面對的是濟濟一堂的學生,還是一個對此表現(xiàn)出興趣的路人,張立光都講得一樣認真。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學生趙方慶告訴記者:“在大蜀山和學校里我都聽過張老的抗戰(zhàn)故事,他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經驗打動了我們年輕人的心。讓我們深深感到應當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

  義務宣講抗戰(zhàn)史15年期間,張立光先后經歷了兩次心臟搭橋手術。盡管這樣,手術之后,他還堅持坐著輪椅去宣講。照顧張立光多年的羅阿姨一語道破老人堅守的動力:“要不是對咱們國家愛得這么深,他老人家怎么會堅持到現(xiàn)在喲! ”

  【人物感言】

  “黨培養(yǎng)我,我就要為黨效一份力。能跟更多的人宣講愛國主義,為祖國富強出把力,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蒙城县| 镇赉县| 玉林市| 长丰县| 弥渡县| 嘉义市| 乌兰察布市| 资中县| 舒城县| 杭锦旗| 蒙阴县| 泽库县| 桂东县| 巴林右旗| 保德县| 辽中县| 界首市| 平果县| 大兴区| 唐山市| 界首市| 什邡市| 兴文县| 岱山县| 临武县| 汝南县| 乌恰县| 增城市| 筠连县| 马山县| 独山县| 资溪县| 建阳市| 丰镇市| 安泽县| 改则县| 牙克石市| 攀枝花市| 临泉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