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全力推進新常態下民生工作紀實
今年,全國“兩會”流行一個新詞:“獲得感”。這個詞語的源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27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提出的——“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獲得感”有別于“幸福感”,它強調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提升百姓“獲得感”的要求道出了百姓的呼聲,切合了群眾的要求,把準了社會的脈搏,同時,也提示我們:做任何事情,民生都是不變的“指南針”。
“圍繞民意走,圍繞民需做,圍繞民心動,做好民生工作,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2015年田家庵區“兩會”上,區委主要負責同志深情的話語道出該區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為核心抓好民生工作的堅定決心。
以穩為基,堅持以“底線思維”不斷筑牢民生幸福底線
“改善民生既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穩增長和惠民生是互動互促的辯證關系。”年初,全區民生工程會議上,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言簡意賅的解析破解著“民生方程式”的深邃之道。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經濟增速放緩,傾力打造新常態下的“民生改善升級版”尤顯彌足珍貴。田區堅持以“底線思維”、“兜底理念”謀劃推進民生工作,努力建機制、兜底線,織好一張民生“安全保障網”。截至目前,全區民生投入141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64%,23項民生工程中有18項提前完成全年任務,有5項按序時進度完成,17項為民辦實事項目也已完成。
田家庵區無下達農村校舍維修項目,但該區積極實施學校校舍安全長效機制,利用市下達的城市教育附加作為校舍安全長效機制實施資金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舍維修標準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600元,并制定長效機制項目管理辦法,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投入2000余萬元,對全區老舊小區進行全方位改造;高度重視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將解決淮化周邊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列入全區重點民生工程督辦,陸續投入資金700萬元,通過新建自來水改造工程,徹底解決該區安成鎮8000余人飲水問題……
沉甸甸的民生投入清單,彰顯田區“民生優先、資源下沉”的主基調。
“我們這個小區老年人比較多,以前無夜間照明,路面又坑坑洼洼,常有老人摔傷腿。現在好了,大家都拍手叫好。”家住龍眼村小區的67歲老人劉安成激動不已。
“喝了十幾年的工業水,說不擔心那是假的,想到從今往后可以全天候用上自來水,喝水比喝蜜還甜!”安成鎮高巷村村民王輝幸福滿滿。
……
民生,非常細微。一枝一葉,它的萌生和飄落,都會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春秋冷暖。
無論是前行、還是回望,老百姓都能夠在自己身上、自己身邊,深深感受體會到田區不斷夯實的民生幸福底線!
以人為本,堅持以“精準發力”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
竭盡全力辦好民生實事,把不斷提高全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當做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田家庵區加大對民生工程監督考核力度,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進行視察,為民生工程“護航”,力求民生實事讓“百姓點單”更接地氣,力求民生工程在“責任清單”下件件落地開花,力求讓群眾從最基本的生活層面,感受到重大民生事項上的新變化。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是港灣依靠,更是希望;于國家是安居之本,更是社會和諧之根基。
今年以來,全區將城鎮保障房建設的重點鎖定棚戶區改造,截至目前,城市棚戶區改造開工600戶,將改變曾經“望樓興嘆”的困難群眾生活狀態,也提振他們的精神狀態;改變城鄉容貌,也演繹田區建設的和諧美麗。
精準發力,促進就業創業!新常態下,著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就業技能培訓,今年開展培訓16期,完成就業技能培訓1032人,完成率達115%。推進就業扶持工程,購買公益性崗位373個,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托底,任務完成率為124.3%;開發適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見習崗位,吸納了畢業2年內離校未就業的學生87人,任務完成率為145%;2015年,全區基層特崗招錄高校畢業生40人。
從安居到樂業,群眾真切地感受著“有了一個家的溫暖”、“工作著的幸福”。
同時,養老、醫療、教育、文化等每一項民生工程讓老百姓的“民生紅利”越積越多——
今年以來,全區城鎮居民醫保中,社區居民參保136673人,完成率為139%;在校學生參保38123人,殘疾人參保3333人,合計178129人,合計完成率為111.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上,全年累計參保29690人,參續保率達95.2%,到齡享受人員實現養老金發放率達100%。
截至10月底,全區全年撥付義保資金2372.59萬元,占全年的100%,惠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0143人。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739人,補助42萬元。
7月,盛夏的一個傍晚,安城鎮連崗村文化廣場前人潮涌動。2015年田家庵區“送戲進萬村”文藝演出還未開始,轄區內的戲迷們便不顧天氣的炎熱,早早地拿著凳子占據有利地形,更有不少遠近十里八村的鄉親陸續趕來,《對花》、《夫妻觀燈》、《誰料皇榜中狀元》等經典黃梅戲名段輪番上演,村民喝彩不斷……“送戲進萬村”是田家庵區加強文化民生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田區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和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完成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9.6萬元,全區1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和2個文化站均實現免費開放,服務10萬余人次。
隨著眾多基礎性民生項目、社會事業項目不斷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民生“短板”不斷補足,萬家民生“燈火”點亮,全區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更有“獲得感”,“幸福底色”日益鮮明。
“我們只要沿著‘為人民服務’的道路繼續前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辦,就一定能用田區人民‘穩穩的幸福,滿滿的獲得’,支撐起“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美好未來。”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如是說。
(記者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