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意見》、《淮南市創新能力評價實施細則》以及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的《2015年度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要點》等四個配套文件,形成了“建設創新型淮南”“1+4”政策體系。這標志著市委、市政府正在為“建設創新型淮南”傾力打造政策支撐新環境,正在給“建設創新型淮南”致力注入提擋加速新動力。
“建設創新型淮南”的號角自去年在全市吹響以來,一個“以科技支撐發展,以創新引領轉型”,推動我市“1235轉型發展戰略”全面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已在全市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從科技創新主體的培育到科技創新發明專利成果的轉化;從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到科技創新型人才的集聚;從全社會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到科技創新農業示范基地的建立,“建設創新型淮南”的各項指標一路向好,一路飄紅,創新正成為我市轉型發展的靈魂和新引擎。
政策是導向、是力量,更是資源。“1+4”政策體系的出臺,給“建設創新型淮南”暢通了政策道路;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揚起了政策風帆;給創新主體——全市大中小型企業帶來了政策紅利。《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意見》作為市委、市政府的頂層設計,明確提出了到 2020年科技進步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和貢獻率要達到60%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建設創新型淮南”在科技投入、產業發展、研發能力、創新成果、人才集聚等方面要達到的各項具體指標;明確提出了宏觀指導,微觀細化和加強領導的具體要求。圍繞頂層設計,制定的另外四個配套文件《關于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是為確保實現這些指標而釋放的政策紅利。這些獎勵補助的“真金白銀”,對我市開展創新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關于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意見》,主要是為了大力培育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強化科技金融協調對接保障措施,給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寬松的融資渠道,充分發揮金融對我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支持作用。關于《淮南市創新能力評價實施細則》主要是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落實。把“建設創新型淮南”“1+4”政策體系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區、園區及相關部門,建立市縣區創新能力評價制度,定期發布評價報告,并將評價結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考核,確保政策的執行落在實處。關于《2015年度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要點》主要是根據頂層設計,分解工作任務,明確提出2015年度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的十條要點。
路暢好策馬,風順正揚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都應在“建設創新型淮南”的新一輪區域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大力營造創新型城市建設新氣象,掀起新高潮;開拓新思路、作出新業績,推動我市在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中躍上新臺階。
(張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