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閉門培訓到上門服務,從理論學習到實際操作,從注重培訓到就業銜接,潘集區扎實推進民生工程,把服務做到了廣大群眾的心坎上——就業技能培訓讓廣大農民享有“一技之長”
“既為以后就業掌握了技能,又能照顧好自己的寶寶,真是太感謝了!”家住古溝回族鄉蔡廟村的陳雪梅已經懷孕七個多月了,最近出入都非常不方便,本以為無法繼續參加育嬰師職業技能培訓了,沒想到潘集區就業部門創新培訓方式,把免費培訓班開到她的家門口,讓她不出家門,就能輕松掌握護理嬰兒的各種技能。
潘集區緊緊圍繞全年就業工作目標,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法規,不斷創新工作舉措,變閉門培訓為上門服務,努力做好就業技能培訓工作,把服務做到了廣大群眾的心坎上。截至目前,潘集區就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前三個月已全部完成。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做好培訓工作,潘集區大力宣傳培訓政策,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公開欄等方式公布政策文件和培訓機構聯系方式、培訓工種,讓廣大群眾了解培訓,鼓勵城鄉勞動者積極參加培訓。
培訓過程中,潘集區嚴格按照 “統一流程、統一招生、統一申報、統一開班、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回訪、分散教學”的“七統一分”培訓管理模式,同時,針對企業需求和用工信息,開設培訓工種,做到培訓內容與實現就業零距離銜接,采取“分片包干、培訓上門”的方式,分期、分專業、分鄉鎮(街道)實施培訓,確保有培訓意愿的城鄉勞動者都能得到培訓。今年潘集區就業部門共開設有育嬰師、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保健按摩、服裝制作、計算機操作與維修等6個工種。
潘集區是淮南最大的市轄區,其中農民有36萬,且人員相對居住較分散,交通不太方便,潘集區就業局根據這些實際情況把培訓班送到學員家門口,既方便了學員學習,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培訓后,區就業部門邀請市商務局鑒定站對來自蘆集鎮王橋村和古溝回族鄉蔡廟村的育嬰師班以及蘆集鎮石集村的家政班的培訓學員開展執業資格鑒定,通過15天的免費培訓,通過鑒定對學員的理論學習情況和實際操作技能進行考核。
“初級育嬰師職業資格鑒定,鑒定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理論考核兩項,兩項都取得合格之后,就由人社部頒發初級執業資格證書,憑著這個執業資格證書,大家就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從事初級育嬰師這項技能工作。”市商務局鑒定站工作人員王士先告訴記者,從多年的培訓情況來看,潘集區就業局扎實推進這項民生工程,大家的理論知識掌握得很扎實,技能操作也較嫻熟,近年,學員的合格率都達到95%以上。
培訓結束后,由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機構對學員考試、考核,對合格學員頒發職業資格證書,確保了培訓質量,提高了群眾對就業培訓民生工程的滿意度。
“俺家寶寶一周兩個月了,以前帶小孩都是自己摸索還有長輩給的經驗,現在民生工程到我們這里下鄉教我們帶寶寶,教我們比較專業的知識,學過以后,不僅自己的孩子好帶了,以后當月嫂也有了執照。”古溝回族鄉蔡廟村村民王忠蘭感嘆。
今年以來,潘集區克服任務重、啟動遲的困難,完善措施,自我加壓,多方聯動,廣泛開展政策宣傳,不斷規范培訓流程,著力提高培訓質量,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快速推進,截至7月底,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民生工程培訓任務。潘集區就業服務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潘集區將做好培訓資料的整理、歸檔和就業服務工作,尋找更多的用人單位,免費為合格學員推薦工作,以更好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開展。
目前,潘集區共舉辦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班30期,培訓學員2100人,培訓合格率達95%以上,取得資格證人數達90%以上。
(記者 柏松 通訊員 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