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嚴格落實資金優先保障、統籌協調推進、廣泛宣傳發動等制度,全力推進民生工程實施。目前,該區貧困殘疾人救助與康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業技能培訓、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等5項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其余20個項目均按序時進度或超序時進度實施。
資金優先保障制度。該區不斷加大資金和政策整合力度,統籌財力配置,優化支出結構,把資源更多地投入到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上,形成了穩定的公共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加強資金管理使用監督,強化資金使用跟蹤問效,嚴禁擠占、挪用、滯留以及虛報冒領等行為。拓寬民生工程資金渠道,發揮財政資金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民生工程建設。目前,該區民生工程區級配套資金845萬元全部撥付到位。上半年,該區民生類財政支出達14433萬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5%。
統籌協調推進制度。該區采取質量抽查、定期督查、考核評價等方式,對民生工程建設進行全程跟蹤督導。堅持“月調度、月督查、月通報”,對難點工作進行重點督辦,實行“周調度、周通報”,促使每項工程時時有壓力、周周有進展。同時,堅持建設與管養并重,全面落實管養資金,完善管養政策措施,健全完善管養長效機制。推行公益化、社會化并舉模式,實行分層管理、分類管養,推動民生項目健康長效運行。加大特邀監督員、財政監督、審計、第三方評估等績效評價力度,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在項目實施、政策完善、資金安排等方面的導向作用。
廣泛宣傳發動制度。該區創新宣傳方式,組織開展專題宣傳和集中宣傳,解讀民生政策,介紹工程進展和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以鎮(街道)、村(社區)政務公開欄為依托,設立民生工程宣傳欄,印制并發放民生工程政策宣傳冊,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制作宣傳展板、設置咨詢臺等方式,大力宣傳民生工程政策。在各類民生工程項目上設置標牌,載明項目名稱、建設單位、管理單位、監督電話等內容,方便群眾監督。目前,該區已舉辦各類民生工程文化演出40余場,走村入戶進行面對面宣傳1萬余戶,開展電話回訪2萬余人次、短信回訪5萬余人次。
(通訊員 繆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