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5年5月15日8版
■本報見習記者范孝東本報通訊員沈巍
近日,記者走進鳳臺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在一座玻璃溫室中,工作人員正在包裝采摘好的蔬菜,等待外運。“我們與客戶簽訂購銷協議,根據訂單提供相應的蔬菜品種。”溫室負責人桂棚說,今年已有近20家客戶與園區簽訂了采購協議。
“產品賣得好,說明我們堅持的智慧農業走對了路子。”鳳臺縣現代農業示范區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賀明軍說,該縣現代農業示范區于2013年正式啟動,是該縣農業領域重點建設工程,也是鳳臺縣力求擺脫一煤獨大產業模式、發力轉型的大動作。園區規劃總面積5萬余畝,設置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優質高效糧食示范基地和循環農業示范基地等不同功能區。
“建設伊始,我們就定下用工業理念抓農業、通過科學理念謀發展的經營思路。”賀明軍說,園區蔬菜生產基地以3萬多平方米連棟溫室和近6000平方米玻璃溫室為主。記者看到,溫室中的蔬菜培植在立體棚架上,通過智能化的長季節海綿栽培技術,將水肥一體的營養液輸送至蔬菜根部。工作人員會根據蔬菜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溫室內的濕度、溫度,整個溫室儼然是一個生產新鮮蔬菜的自動化工廠。
“無土栽培的好處在于,可以實現高密度連茬種植。以1000平方米為例,每平方米生產蔬菜300棵,年產量就是30萬棵,可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桂棚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據其介紹,蔬菜生長全程不需要農藥,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生產。
鳳臺縣是煤炭資源大縣。經過長期開采,已造成大面積土地沉陷,農業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漸趨緊張,發展集約高效的現代農業成為一劑良方。“將各種先進技術引入農業發展,提高土地和空間利用效率,實現高效種植,是科技興農的最大優勢。”賀明軍說。
目前,鳳臺縣農業示范園區7000余畝起步區已接近完成,入駐農業企業8家、各類經營組織50余家。起步區內的現代農業風情園、農業科技示范園、農耕體驗園等功能分區建設正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