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參與 規范透明
淮南“陽光村務”促基層民主
4月2日一大早,淮南市田家庵區安成鎮連崗村村民徐作平打開自家電腦,點開“田家庵之窗”網頁,用身份證號碼登錄“陽光村(社區)務”平臺后,即可查閱連崗村的電子村務信息。“現在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公開了。我們只要上網,每筆賬都能查得清清楚楚。”徐作平說。
今年以來,淮南市在田家庵區兩個鄉鎮29個村(社區)推出“陽光村(社區)務”監督平臺,由田家庵區各鄉鎮紀委牽頭,聯合黨政辦公室、民政、財政、“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等部門,公開黨務、村務、三資、村級便民服務等內容,共享原有相關信息化系統數據,統一發布在陽光村務平臺上。
為方便不會上網的群眾,田家庵區各村(社區)設立了陽光村務管理服務中心,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幫助群眾查詢相關信息。有的村還設置了觸摸屏,為群眾提供自主查詢服務。同時,每個服務中心都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公布各村的黨務、村務和“三資”使用狀況。“‘陽光村務’工程建設,促進了村級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從‘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轉變,讓村務、黨務在程序上更加透明,避免暗箱操作。”田家庵區舜耕鎮黨委書記陳多敬說。
村級財務公開一直是群眾最關心的事項,也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同于過去板報式公開的模糊性,此次淮南市推進的“陽光村務”工程力求財務公開清楚明晰,讓群眾看得懂。通過“陽光村務”平臺,群眾不僅可以了解本村的財務狀況,而且能夠查詢每筆經費的使用時間、來源、用途、經手人、證明人以及發票信息等,這樣既有利于監督,也使村級財務不再是群眾心里的糊涂賬。
“‘陽光村務’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基層組織的管理水平。”淮南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使村(社區)黨務、村務、財務由村級組織獨自管理,轉變為上級組織監督、群眾參與的聯合管理,管理水平和效益大為提升。通過改進監督體系,一些隱性資金、資產、資源被有效納入監管,增強了管理的透明度;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減少了村(社區)財務管理的隨意性,實現了從無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轉變。據介紹,淮南市以此次試點為基礎,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陽光村務”工程。
編后
淮南市試點實施“陽光村務”工程,讓各項村務在“陽光”下運行,可以有效提高群眾參與監督的力度,從源頭上大大減少損害群眾利益事情的發生。此舉還提高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公信度,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民主的建設。
(記者 孫玉寶 見習記者 范孝東)
(安徽日報4月27日8版頭條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