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5年3月31日11版
本報通訊員廖凌云本報記者孫玉寶文/圖
在淮南市田家庵區,有一支百余人的城管“巾幗志愿者”隊伍,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地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他們維持交通、攙老扶幼、清理垃圾……
3月6日上午,記者在龍湖景區南門附近見到了“學英城管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陳學英。她正帶領幾名志愿者在清理綠化帶中的鞭炮紙屑、塑料袋等,“昨天是元宵節,到處燃放煙花爆竹,這些垃圾不及時清理,就會被風吹得到處都是。所以今天一早,我們就帶著掃帚、灰斗來了,沿途清掃垃圾。”61歲的陳學英說,這樣的事情她們天天都在做。
“見路上有垃圾便撿,看到亂丟者便追上勸導”,這是陳學英多年的習慣。早在10年前,她就率先成立了第一個城管志愿者服務隊,成為淮南市城管志愿者組織倡導發起人之一。在她的影響帶動下,現在全城已有1萬多名志愿者。志愿者們積極開展環境整治、交通秩序維護、便民服務等活動,贏得了廣泛贊譽。
2014年6月16日,田家庵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將陳學英樹立為典型,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所在的城管志愿者服務隊。目前,該服務隊有志愿者100多名。陳學英將隊員們分成4人一組,輪流值班,從龍湖路與國慶路交口到火車站,開展“潔凈家園、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
“我退休就跟著陳學英干志愿者。”服務隊里大多是退休老人,今年70歲的志愿者李月華說,“家里的活都是老伴干,我就來做點有益公眾的事情。”
如今,在“學英城管志愿者服務隊”的服務范圍內,亂擺亂放的商戶少了,亂穿馬路的行人少了,亂扔垃圾的市民少了……“志愿者來勸說,我們哪好意思!過馬路比以前規矩多了,經常想到路口那幾位大爺大娘。”龍湖路上一家商店的經營者劉先生說,城管志愿者的義務工作強化了人們的公德意識,拉近了商戶與城管人員的距離。“我的孩子喜歡爬到天橋上玩,好幾次都是志愿者送回來的。”
近年來,“學英城管志愿者服務隊”先后發展了朝陽老年大學藝術團、淮南市市民藝術團加入文化志愿和城管志愿服務,組織了近百場走進街道、社區及企業、校區義演活動,為100多戶特困戶奉獻愛心。
“巾幗志愿者”在清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