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2015年2月4日
中新社淮南2月4日電(記者韓蘇原)2月4日,是中國農歷的立春節氣。當日,《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淮南首發,同時中國第一家“二十四節氣主題郵局”在淮南市正式設立。
二十四節氣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淮南王劉安主持編撰的《淮南子》最早系統地提出了二十四節氣的完整的概念,并且做出了準確的描述。“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早在2006年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發儀式上,來自安徽省郵政集郵公司經理楊曉敏介紹稱,這套郵票由中央美院教授、實力派畫家劉金貴和著名郵票設計師王虎鳴聯袂設計。內容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采用中國扇面畫的排列方式,分四組發行,每組6枚。發行時間分別為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在2019年完成整套郵票發行的同時,還將發行小全張1枚,24枚郵票組成一個圓形,寓意“地球公轉、自轉”產生節氣。整套郵票也是中國郵政向共和國七十大慶獻禮的重頭郵票。每枚面值均為1.2元人民幣,全套郵票面值為7.20元。
首發儀式現場,57歲的集郵愛好者告訴記者,早晨6點就趕到首發現場,就為能夠蓋上“二十四節氣”首日郵戳。
淮南市集郵協會常務理事程杭生介紹,開設“二十四節氣”主題郵局,通過郵件辦理有關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郵票品的寄遞業務。把二十四節氣這項民俗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
記者在主題郵局內看到,以二十四節氣為元素的郵冊、首日封等擺放在顯眼處。工作人員還為集郵愛好者加蓋首發紀念戳、二十四節氣主題郵戳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