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5年1月8日10版
本報見習記者范孝東本報通訊員郭晨
今年元旦前夕,天氣晴好。在鳳臺縣丁集鄉丁莊村村部大院內,該縣交管大隊三中隊隊長李季正在給幾位村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標志要記牢。行人路上右邊走,開車速度慢點好……”交通安全知識被李季編成了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村民們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過去只知道走路要靠邊,別的交通規則就不太熟悉,交通標志也看不懂。”丁莊村村民胡澤民告訴記者,之前自己對交通規則一知半解,李季來到村里后,常常給他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詳細說明交通規則。“現在俺村的汽車越來越多,懂點交通規則,對人對己都是好事。”胡澤民說。
近年來,農村機動車車輛不斷增加,交通事故頻發,加上農村駕駛人交通意識薄弱,行人不熟悉交通規則,導致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為交管工作中的瓶頸。為了加強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淮南市在全市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聯系工作警務模式,分派交警到各村駐村工作,實現了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覆蓋。李季就是丁莊村的包村交警。
剛到丁莊村,李季就對村里村外的交通情況排查了一遍,發現連接鳳臺和蒙城的203省道縱貫全村,每天往來鳳臺和蒙城的車輛不斷;丁集煤礦就在村子附近,運煤車輛每天都要穿村而過;此外,村內目前有10多輛機動車,40多輛摩托車,電動車幾乎家家都有。“孩子們上學放學、村民趕集都要經過203省道,安全壓力很大。”
掌握了村子的交通情況,李季制定了一套方案。首先,走家串戶向村民講解安全知識。其次,在村子里發展了多名安全聯絡員,發動大家一起開展宣傳和監督工作。“我經常騎電動三輪車趕集,過去在路上騎得有點快,李隊長來后一番勸導,我再也不敢騎快了。”胡澤民告訴記者,以前村子里拖拉機違法載人、摩托車超員、酒駕這樣的交通違法行為時常發生,經過李季一段時間的宣傳,大家漸漸意識到違法交通的危險性,上述行為大為減少。
“村子里交管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是孩子們上學放學的行路安全。”李季介紹,村內近200名學齡兒童,年齡小的由家長接送,年齡大的都是自己往返。為了提高孩子們往返途中的安全性,李季還開展了護學行動,早晚護送在省道上來來往往的學生。護學的同時,李季還將學生們發展為交通安全宣傳員,讓他們“小手拉大手”,向自己的家長介紹交通安全知識。村民們都說,李隊長來到村里后,大家不僅了解到許多交通規則,也覺得走在路上安全了。
交警駐村,使交通管理觸角最大限度地向農村延伸,減少了管理盲區,擴大了管理覆蓋面。2014年,淮南市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同比分別下降9.5%、8.3%、7.9%和8.1%,未發生死亡3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