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2014年12月9日6版
記者 吳貽伙
“逼”出來的預防機構
安徽省淮南市預防金融違法犯罪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預防指導委”)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個由淮南市檢察院牽頭,該市人民銀行及各專業銀行、保險、證券等35個單位參加的專司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指導機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初之所以考慮設立這樣一個預防機構,也是形勢所“逼”。據介紹,2002年以前,該市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發案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安徽省金融系統中屬于高危地市。
自打這一平臺搭建并有效運行后,淮南市的有關金融單位逐漸甩掉了“大案”帽子,其中工商銀行連續十多年沒有案件發生;農業銀行連續五年無經濟、刑事案件,無重大責任事故、無重大媒體負面報道。近幾年,在安徽省內同行業評比中,該市各金融單位全部被評為“案件防范先進單位”。淮南市預防指導委的預防經驗多次在全國銀監工作會議、安徽省預防金融違法犯罪工作委員會會議上作專題介紹。其主要經驗可以概括為“六抓”,即抓機制、抓排查、抓教育、抓管理、抓查處和抓調研。
建立聯合預防機制
預防指導委成立后,經過深入調研和交流探討,確立了緊緊圍繞金融中心工作,以抓源頭為主線,堅持教育、管理、監督、懲處并舉,注重堵源頭、抓苗頭、關口前移的預防工作思路。建立了“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責任制度”四位一體的案件防范工作機制和獎懲機制,進一步明確了責任考核與責任追究內容。
預防指導委只是一個組織協調機構,要真正將預防工作落到實處,還要靠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檢察機關以開展法規宣傳教育、預防對策研究、監督、打擊、堵漏等系統預防為主,金融企業則以加強內部監管、完善規章制度、查處違規違紀人員等為著力點。這樣一來,檢察機關與銀監局、人民銀行密切配合、各金融單位上下聯動的預防工作機制就能得到有效運行。
為充分發揮聯合預防的作用,預防指導委每年通過定期召開主任碰頭會、走訪座談會、工作部署會、專題研討會等形式,加強督促檢查,以提高預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今年以來,預防指導委還創辦了《淮南金融預防》季刊。該刊設有高層聲音、法規制度、經驗做法、典型案例、調查研究等子欄目。該市金融系統的500多名高管做到了人手一份。該刊物的創辦,無疑加強了檢銀之間、各金融單位之間的聯系和溝通,進一步激活了預防工作思路及機制創新。
排查重點防范對象
預防工作不能浮在表面,必須抓住重點有的放矢。為此,預防指導委研究制定了《案件排查制度》。根據這一制度,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和重點人員是必查對象。對于金庫、財務室等7個重點防范部門,預防指導委著重會同各金融單位摸排相關部門是否建立健全了內控制度,制度是否得到落實。對于信貸、主管會計等7個重點防范崗位,要摸排的是職工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是否做到了應知應會等。對于7類重點防范人員,則需要摸排員工的思想、生活、工作、遵紀守規等情況,看是否具有異常行為,或者有可能危及金融安全的行為。依據排查結果,責任到人,限期整改。
對于排查中發現的有關案件線索,淮南市檢察機關通過與金融系統紀檢監察部門建立的案件協查和案件移送工作機制,及時進行查處。案件辦結后,隨之啟動“六個一”個案預防,即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議、一案一回訪、一案一教育、一案犯一悔過書、一案一歸檔。
在淮南市金融系統,大家都知道這樣一條“硬規定”:只要發生一起案件,該單位從分管行長、機關主管部門負責人、員工所在行領導及其所在部門負責人都要受到紀律追究,整個行的全體職員全部取消年度獎金。“一人感冒大家都跟著吃藥”,預防工作人人有責的氛圍由此形成。
多樣化開展預防教育
宣傳教育是預防工作的基本手段。預防指導委以經常性預防講課為基本形式,配合圖片展覽、板報櫥窗、知識競賽、巡回演講等數十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取得了較好效果。
——由淺入深,結合案例進行思想教育。分別進行了法律法規講座、促進廉政建設教育、預防商業賄賂等系列預防教育,使全體金融員工守法意識和思想覺悟得到了提升。
——編印書籍和組織法律知識測試。將有關法律法規、當地金融系統典型案例及預防職務犯罪經驗等匯編成《金融從業人員法律讀本》、《以法為鑒》等書籍,發至全市每一位金融從業人員手中。有些金融單位將其列為新進人員及在職人員晉升的必考內容。
——警示教育陽光行動入“腦”入心。開發制作了計算機“警示教育陽光行動”開機程序和屏幕保護程序,錄制了22幅預防警示畫面,配以60余條警示語,在全市金融系統所有辦公計算機上安裝使用。由于圖文并茂、音像并存、界面優美、富有寓意,很受歡迎。
——舉辦巡回報告和預防圖片展覽。2008年,淮南市預防指導委以“預防職務犯罪、做到‘六個珍惜’”為主題,在全市金融系統舉辦了8場巡回演講報告會,珍惜工作、珍惜前途、珍惜生命、珍惜自由、珍惜青春、珍惜親情的呼喚震撼著每一位聽眾。2010年,又舉辦了淮南市金融業警示教育大型圖片展覽,120多場展覽,上萬人次金融系統員工前往觀看。
——讓“現身說法”下基層。多次組織員工前往監獄接受警示教育,安排服刑人員現身說法,還將“現身說法”的實況內容制作成光盤,下發到金融系統各基層單位,以擴大教育面。
嚴格管理從細節抓起
記者在采訪中聽說了這樣一件事:淮南市預防指導委組織的“六個珍惜”巡回演講的首場報告被安排在一個周末舉行。當地農行某支行卻集體遲到5分鐘,還有1名員工將孩子帶入會場。為嚴肅會紀,主辦方當即責令其退場,并在會上當場講評會場守紀情況,通報批評該行的違紀行為。
此后的7場報告會,近萬人參會無一人遲到和違反會場紀律。“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活動,也是組織最為嚴密、效果最好的一次活動,大家不僅受到了一次警示教育,也是各單位爭相展示形象的最好機會。”各單位領導對此紛紛贊揚。
守時遵規習慣的養成來自于每一場會議、每一次活動和每一項工作之中,預防指導委有意識地把規范管理貫穿于預防工作的全過程,制定下發了《淮南市金融員工重點排查制度》、《重點監控對象掛(銷)號制度》及《淮南市在職金融員工異常行為監督報告制度》。《淮南市在職金融員工異常行為監督報告制度》包括異常行為的表現形式、異常行為的報告管理、獎勵與懲處三個部分共28項內容,以堵截隱患、防范風險。安徽省銀監局將這一創新制度在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