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12月4日7版
■本報見習記者范孝東
近日,記者來到淮南師范學院泉山校區,看到2012級美術專業學生李軒洋和幾位同學正在錄制教學視頻。“這些視頻要發給‘成長家園’的孩子們看。”李軒洋說。
李軒洋所說的“成長家園”,是指位于金寨縣麻埠鎮鮮花嶺的“三心E站——農民工子女成長家園”。這是他和同學們進行了近一年的公益創業項目。在前不久由團中央、教育部、人社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4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中,該項目獲得公益創業專項賽事金獎;成為我省14支進入終審決賽高校參賽隊中唯一獲得該賽事金獎的隊伍。
“我們的項目旨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幫助他們學習、成長。大賽評委看重的也是這一點。”項目負責人、淮南師范學院2011級應用數學專業學生王婷說。淮南師范的創業團隊與鮮花嶺楊沖小學對接,在該校建立農民工子女成長家園。平時,創業團隊向當地傳送一些教學視頻;周末就“跋山涉水”,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心理教育等活動。
“成長家園不是教學輔導班,我們更關注的是讓孩子們快樂成長。”李軒洋告訴記者,楊沖小學6年級學生王思晴剛開始比較自閉,不愿與別的孩子玩,吃飯都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李軒洋跟她溝通了兩個多月,使小思晴漸漸變得開朗活潑了。
目前,“成長家園”在當地已招收268名兒童,其中56人因家庭困難被減免了學費。“因為項目是非營利性的,所以適當收取學費是為了維持家園的正常運轉。”王婷介紹,為了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創業團隊經常在學院的校園里進行愛心募捐,為項目籌集資金,“學院對項目也挺支持,專門為我們撥一間教室做辦公場地,還為我們提供了5000元扶助資金。”
“大學生能夠深入偏遠山區關心農村留守娃的教育大事,本身就值得提倡。”淮南師范學院團委書記單杰告訴記者,“創業團隊正在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長效機制,這是該項目最有價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