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12月2日6版
本報訊(通訊員朱慶磊見習記者范孝東)日前,淮南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做好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信息報告工作的實施方案》,通過建立社會力量參與流浪乞討人員“發現+救助”機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中來。
該市提出,要堅持“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救助原則,吸納公路養護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社區居(村)干部、青年志愿者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力量為救助信息報告員,做到市區每條主干道、每個社區、農村、集鎮、景區全覆蓋。力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早救治、早保護、早處置”,確保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不因凍、餓、病等情況發生意外。信息報告員可撥打“110”報警,由公安處置后,護送至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
另據了解,該市這一《方案》,首次將因家庭暴力、監護缺失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納入發現報告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