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7月14日頭版
7月8日,從山東傳來佳音,由淮南農民程晉濤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治的山東籍張姓男子,術后40天生命體征平穩,身體正在慢慢恢復。聞此喜訊,憨厚的程晉濤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5月28日19時,在北京307醫院,一袋血液輸進了一位山東籍白血病患者體內。這份被譽為生命種子的寶貴血液,是由剛剛在安徽省立醫院采完的淮南市第一位農民捐獻者、該市三和鄉青年農民程晉濤捐獻的220克造血干細胞懸浮液。
早在2004年5月的一天,21歲的程晉濤路過中華骨髓庫淮南采樣現場。已堅持幾年獻血的他看到停有獻血車,便登車獻血。當聽工作人員說多留一點血樣就可能多救一個人時,他也沒多想,就匆匆填了表、采下血樣,便急忙趕活去了。
10年過去了,程晉濤早把那10毫升血樣忘掉了。今年4月,當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通知他,他的血樣與一個白血病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幸運!此時,他正在一個工地上給老板開渣土車,十分辛苦。但體檢、復檢,再忙再累,他都按時按要求辦理。
捐獻時間確定后,臨行前,家里卻出現了麻煩。此前,他只把捐獻的事告訴了愛人和在鄉小學當老師的父親,并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但他的母親因為對捐獻不了解,既傷心又害怕。最終,母親還是在他的勸說下同意了。
采集前,前來取造血干細胞的患者所在醫院的醫生轉來了患者的孩子寫的一個卡片:“恩人,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但我們全家感謝您給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讓爸爸能夠陪伴我、弟弟和媽媽。雖然我們不相識,但因為您的愛心奉獻改變了我們全家的命運,實在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們全家對您的感激!……”程晉濤翻看著小卡片,他意識到這張卡片承載著一家人的希望。他買來一張賀卡,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商量要寫的內容。最后,由其妻子代筆鄭重地寫下了全家的心意:“張大哥,雖然我們是陌生人,但我們擁有相同的生命密碼。你是一個幸運的人,讓我們流著相同的血液,愿我的愛心能給您帶去幸福,祝您早日康復!”
躺在采集的床上,看到自己殷紅的鮮血慢慢抽離了身體后,他的雙眼瞬間潤濕了:“遠方的漢子,你就要有救了!”
采集的針管一拔掉,他叫妻子把那張賀卡拿過來給他過目,生怕漏掉了哪個字,不能表達他的心愿。躺了5個小時的他動情地說:“我的心愿實現了,張大哥有救了,值,真值!”(孫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