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2014年7月5日6版
記者曾梅
2008年,中國骨髓捐獻志愿者張寶與韓國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車禍,但他住院治療康復后,繼續為這位韓國患者捐獻了骨髓。這位中國志愿者說:“人生禍福難料,人家現在大難臨頭了,幫點忙真不算什么。”迄今為止,中國志愿者共進行跨國捐獻骨髓156例,其中為韓國患者捐獻骨髓45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樣的生動事例不勝枚舉,都是中韓兩國人民友誼的真實寫照。我們兩國人民要共同努力,更多分享喜悅,更多分擔困難,更好書寫友誼地久天長的新詩篇。
——習近平在首爾大學演講
7月4日晚,星報記者聯系到骨髓捐獻志愿者張寶。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在淮南做建筑行業,原本骨髓移植成功并沒有太在意。“我認為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舉手之勞而已。”直到昨天如潮水般涌來的媒體電話,這反倒讓張寶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次獻血,加入中華骨髓庫
多年前的一次獻血,讓張寶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當時也就填寫了一張單子,留下資料。”張寶說,不久,他接到來自中華骨髓庫的電話,對方告訴他骨髓配對成功,對方患者是一名韓國人。這讓張寶有些許的驚訝。
“說實話,沒想到這么快配對成功,更沒想到對方還是一位外國人。”于是,容不得多想,張寶就按照紅十字會的安排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移植成功,很有成就感
不久,好消息傳來,骨髓移植成功,對方恢復良好。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骨髓移植,所以當我知道移植成功、患者康復后就特別高興,還很有成就感。”張寶說,事后韓國方面還向他打來電話表示感謝,這倒是讓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按照規定,骨髓移植雙方是不能互相聯系的,因此張寶至今也不知道韓國患者的信息,甚至不知道對方的樣子。
被主席提及,我感到榮幸
“今天下午3點,我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張寶說,最先是湖北一家媒體打來電話,告訴他,他的事跡被習主席訪韓期間作為中韓友誼的事件提及。
“剛得知消息時,我非常驚訝,但隨即又感到很榮幸。”張寶說,他沒想到自己偶然間的一個舉動會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褒獎和肯定。
他笑著說,自己的手機快成熱線電話了,從下午到晚上短短幾個小時,單是接媒體采訪電話,手機就已經兩次打到沒電,而不得不趕緊充電。
今年33歲的張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淮南做建筑生意,“其實我一直都比較喜歡韓國,也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帶著家人到韓國看看,感受那里的風土人情。”張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