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2014年6月13日B12版
2004年5月16日,中華骨髓庫首次在我省采樣,第一站來到淮南。當天,淮南人程晉濤留了血樣,并填寫了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表。讓他沒想到的是,當時無意間的舉動卻在十年后救人一命,今年5月28日,程晉濤在省立醫院捐出220克造血干細胞,當晚便被送到北京307醫院,輸入到一位得白血病的山東男子體內。6月11日,程晉濤得知,患者已在康復中,近期就可出院,這讓他格外高興。
當年留血樣時未多想
2004年5月16日,當時只有21歲的程晉濤在幫人開出租車。當天上午,他路過安徽理工大學門口時,看到一輛獻血車停在那兒,就停車過去獻血。“獻血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我,多留一點血樣,就可能多救一個人,我就同意了,填了個表。”程晉濤說。
很快,程晉濤便把這事給忘了,去年秋天,一個從合肥打來的陌生電話才讓他記起這事。說是省紅十字會的,問我是否愿意給“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程晉濤說,他回家把這事一說,家里人都覺得幾率太低,不太可能有人與他配型成功,還懷疑是騙子打來的電話。
今年3月,程晉濤又接到淮南市紅十字會的通知,說他與山東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我專門去了淮南紅十字會,證實這事“是真的,知道自己能救一位姓張的山東大哥,心里格外高興。”程晉濤說。
為救人苦苦說服母親
按流程,捐獻造血干細胞要先接受體檢。“第一次去醫院體檢沒過,我1米85的個子,體重95公斤,年輕力壯,干起活來一個頂倆,身體怎么會不合格呢?”程晉濤不相信這個結果。
醫生一問才知道,程晉濤現在給別人開渣土車,經常上夜班,他第一次體檢前開了一夜的車,下了班直接趕到醫院,所以影響了體檢結果。知道原因后,程晉濤專門養了幾天身體,在復檢時通過了體檢。之后的日子里,程晉濤十分注意生活起居,生怕自己生病影響捐獻造血干細胞。
對于程晉濤的舉動,他愛人與當小學老師的父親都很支持,可在農村生活的母親并不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怎么回事,生怕影響到他的身體。我媽堅決反對去捐獻,而且哭個不“停。”程晉濤說,好一番苦勸后,母親才答應。
采集前收對方感謝信
5月23日,程晉濤住進省立醫院病房準備采集,怕被細菌感染,他每天房門都不出,吃飯都讓人送。淮南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陳玉琴說,由于在病房里吃不好、睡不好,程晉濤6天下來竟瘦了6斤。“恩人,我們全家感謝您給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讓爸爸能夠陪伴我、弟弟和媽媽。因為您的愛心奉獻,改變了我們全家的命運……”5月27日,北京307醫院醫生轉來患者張先生的孩子制作的感謝卡,卡片上的話讓程晉濤感到溫馨與重任。
當天,程晉濤也讓家人買了一張卡片,在上面寫道:愿我的愛心能給您帶去幸福,“祝您早日康復!”
5月28日,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220克造血干細胞懸浮液從程晉濤體內輸出,針頭拔掉后,他迫不及待地坐起身,讓人給他拍照留念,并委托北京來的醫生將卡片轉交給張大哥。陳玉琴本報記者張安浩攝影報道
對話
記者:你知道山東張大哥現在的身體情況嗎?
程晉濤:今天聽淮南紅十字會陳主任說,張大哥的身體在康復中,快出院了,希望他能快些康復。
記者:你想過去北京看他嗎?
程晉濤:按捐獻規定,我們在一年之內是不準見面的,也不準互通信息,我現在只知道他是山東人,姓張,1969年出生。
記者:一年之后,你想去認識一下這位張大哥嗎?
程晉濤:當然想認識,我愛人的娘家也在山東,況且我與張大哥流著相同的血液,這些都是緣分,假如有機會,我想跟他認識下,可我又怕打擾這個家庭。采集結束后,程晉濤迫不及待地坐起,讓人給他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