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定遠6月6日電(記者劉甜甜)一個大家庭,兄弟排排坐。身為“老大哥”的合肥,今后怎么強內功、促凝聚,帶動兄弟城市大發展?淮南有煤,定遠有鹽,這“煤來鹽去”的配對如何互惠互利?市民們手持旅游一卡通、半價游一“圈”,又是咋回事?今天下午,在定遠縣召開的合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五次會商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連珠炮似的發問,將“圈”內更多協同發展、互惠民生的諸多舉措提前揭曉。
“黑白配”,“煤來鹽去”互利互惠
吃過奧利奧餅干的網友們,八成還記得那句經典的廣告詞:“黑白配,你要怎么配?”黑色的巧克力餅干,無論是配潔白的奶油還是清甜的鮮奶,都別具風味。這次會議在定遠召開,這不,烏黑油亮的“淮南煤”就看上了潔白晶瑩的“定遠鹽”。
采訪中,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了解到,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和定遠鹽化工基地,在安徽省政府重點打造的化工基地中三居其二,而且,兩市交通便捷,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聯,加之產品互為原料、產業優勢互補明顯。兩座城市一見面,“眉來眼去”之后,那就是“煤來鹽去”配成了對。
會上消息稱,淮南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電力資源和水資源,定遠擁有豐富的鹽礦資源和石膏資源,這些均為發展化工產業提供了核心競爭優勢。而且,淮南豐富的動力煤及深層焦煤可以為定遠鹽化工基地乙炔化工和C1化工產業提供充分的資源支持。同時,淮南煤化工基地即將開工建設的2臺30萬千瓦低熱值煤自備發電廠,可以謀劃為兩地的化工企業提供直供電服務。將淮南—定遠化工基地組團發展,通過產業互補,信息互享,資源互用,不僅可以降低兩地的發展成本,還有利于提升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及定遠鹽化工基地品牌力和影響力,推動兩地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型煤化工產業基地和長三角化工中間體與精細化工產業轉移承接地,并形成與華東地區其它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格局。
“圈子”大發展,市民先受益
記者在會議現場采訪時還得知,近年來,合肥經濟圈建設由概念走向實踐,在會商機制、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共建、產業合作、聯合招商、市場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旅游資源開發、科教資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是第五次召開會商會議,去年年底剛剛整體加入的滁州市,無疑成為了這次會議的焦點。
滁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章義告訴記者,除了在交通、科教等領域開展的合作外,依托經濟圈旅游合作組織,目前正在推動圈內旅游一卡通和市民3A以上景點半價游;圈內城市共同編制旅游宣傳冊、旅游指南、旅游風光片、旅游招商文本和旅游交通圖等資料,統一對外宣傳推介。
隨著“圈子”家族越來越興旺,作為“帶頭大哥”的合肥市責任也更加重大。會上,來自合肥市發改委的消息稱,為了經濟圈內城市相互“走動”更加便捷,合肥市已經基本打造出以合肥為核心的“一小時通勤圈”,以“帶動周邊、服務全省、輻射全國”為己任的合肥,今后也將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新產業體系規劃等方面,結合兄弟城市的資源優勢做好規劃藍圖,大力推動經濟圈共同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