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6月3日6版
■記者史力
麥收時節,鳳臺縣新集鎮農民劉向榮心里美滋滋的:10多畝小麥初步估算,平均畝產肯定過千斤。1個多月前,他卻沒有這樣的好心情。“當時赤霉病發作,眼看著辛苦大半年的小麥要毀了!眲⑾驑s說,鎮農技站的人來過后,很快專業植保隊帶來大型器材,一個上午,包括他家在內的幾百畝小麥全部統一防治到位!跋x口奪糧”,讓劉向榮對病蟲害統防統治豎起拇指。
“小麥生產期長,病蟲害多,農民自己防治效果往往不理想。”鳳臺縣農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此,近年來該縣強化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今年,縣政府整合專項資金600萬元,選擇73個專業合作社,對23萬畝小麥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鳳臺在全縣范圍內實行購置植保機械獎補政策,專業組織和機防隊員購置植保機械可享受每臺60%以上的補貼。縣級設立植保機械維修站,鄉鎮設立維修點,機防專業合作社配維修員,植保機械配件由縣維修站統一供應,投資180萬元建立植保無人機培訓示范基地。以農旺植保合作社為主體建立病蟲害專業化應急防治隊,配備先進植保機械100臺、應急隊員100名,為開展病蟲害應急防治和跨區作業提供了裝備保障。
為了讓農民接受,鳳臺縣以6個噸糧縣創建鄉鎮和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為重點,召集農民現場觀摩。根據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和防治需要,縣有關部門確定藥物及數量,并進行招標采購,由中標企業將防治藥劑在防治前送到各機防專業合作社,組織機防隊員在防治適期內開展統防統治?h統防統治辦公室組織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
“今年共開展小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38萬畝,其中全程防治10萬畝,一噴三防階段性防治13萬畝,代防代治13萬畝!痹摽h農委負責人介紹,在今年小麥麥穗期病蟲大發生年份,小麥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下,其它病蟲危害控制在2%以下,畝挽回損失10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