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離退休老黨員最集中的地方,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可或缺。日前,記者來到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新村社區,走訪了幾位熱心的老黨員。
“我們都是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雖然退休了,但我們仍然希望能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楊裴飛老人告訴記者,他今年81歲,原是淮南礦業集團的一位中層干部,退休后工資檔案等關系轉向社保:“原單位與我們沒關系了,社區里也沒有我們的組織關系,不要說過黨組織生活了,甚至連黨費都不知道往哪兒交。”
洞山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蘇敏說,社區像楊裴飛這樣組織關系“落空”的企業離退休老黨員有幾十名,這些老人對黨充滿感情,都很熱心社區公益活動,也渴望能定期過過組織生活。雖然有一部分老黨員的組織關系不在社區,但社區還是根據現有黨員人數成立了6個黨支部,想方設法讓這些老黨員正常開展組織活動,讓他們對小區的管理“參政議政”。“事實證明,老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確實能為社區工作添姿添彩。”
“社區要多開展適合老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要組織空巢老人實行生活互助”“希望能給老人們定期談談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等意見,都是這些老黨員們提出的。自從建立社區黨支部,老黨員們不僅有了自己的組織,同時還有了服務社區群眾渠道。蘇敏說,對于這些老黨員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她都一一記錄在冊。能在社區內解決的問題,他們將毫不推諉限期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將如實上報。
老黨員鄧宏業說,對于社區里管理工作,他們都是直言不諱:“社區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開展什么工作,不能拉個橫幅寫個標語就完事,應該要抓落實、講實效。”蘇敏說,他們的認真,也成為了我們踏踏實實為社區居民做好服務的動力。
據了解,洞山新村社區無論在小區管理或是社區活動,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受到過表彰。
(轉載自《安徽日報》)
(安徽日報記者 孫玉寶 通訊員 趙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