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日報 1月13日 1版
安徽理工大學有一對大學生兄弟,在老師的指導下搗鼓發明創造,3年時間獲得23項專利。他們說,有想法,有堅持,才能圓夢。
■ 本報記者 孫玉寶本報通訊員 王新林
一提到雷管,都知道是高危險品,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安徽理工大學,一對大學生兄弟偏偏就喜歡搗鼓雷管,從2011年開始接連獲得23項專利,大部分都與雷管有關。
這對“專利兄弟”來自宿州,哥哥叫祝云輝,1989年出生,學的是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弟弟叫祝二輝,1991年出生,學的是應用化學專業。
“都是農村孩子,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一開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專利。 ”祝云輝說,上大學后,他跟隨老師做課題。大二那年,在老師的指導下申請國家專利。 “第一個專利是在2011年11月份獲批的,和弟弟一起完成的,很興奮。 ”祝云輝說。
兄弟倆的專利當中,很多都與雷管有關。 “雷管作為炸藥的主要引爆裝置,已經應用得非常廣泛。但雷管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祝云輝說,他們發明的多種新型雷管解決了傳統雷管的一些難題。其中,一種新型延期雷管可以精確到毫秒,并采用非金屬延期體的設計,解決了過去的雷管使用鉛芯延期體存在的環保效果差、成本高的問題。
此外,在兄弟倆獲得的眾多專利里,還有會“唱歌”的電腦散熱器、卡扣式紗窗等等。
他倆設計的電腦散熱器,采用傳統的風扇和制冷器相結合的散熱方式。
在溫度不高的時候,該散熱器可以用風扇散熱,溫度較高時通過制冷器散熱。而且,散熱器前端安裝有微型音響,除了散熱還具有音響效果,實現了散熱器功能的多樣化。
“現在大家看到的紗窗,紗和窗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但我們這種卡扣式紗窗,紗和窗相互獨立。紗可以拿下來,不僅方便清洗還能更換圖案、顏色。這種紗窗除了可以防蚊蟲,還具有裝飾效果。 ”祝云輝說。
僅3年時間,兄弟倆就獲得了23項專利。這里面到底有啥奧秘?祝云輝笑了笑說:學校和老師鼓勵年輕人有想法,給了他們很大幫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堅持才能圓夢。
安徽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師胡雷告訴記者:“祝云輝是學校星火社社長。祝二輝是班長,學習成績非常好,還拿過勵志獎學金,這都是很不容易的。 ”
兄弟倆已是學校“紅人”,他們自己卻看得很淡。祝云輝今年畢業,將赴廣東工作。祝二輝已上大學四年級,他希望以后能考上選調生,在基層的廣闊天地,開始人生新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