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媒體看淮南 > 新安晚報:淮南“三區”改造 百姓“憂居”變“宜居”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新安晚報:淮南“三區”改造 百姓“憂居”變“宜居”
【字體: 】 發布時間:2013/12/18 8:22:3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新安晚報 12月18日 8版

 

圖為:淮南市通過“三區改造”,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站后村,破瓦房,臭河溝,臟又長,一年四季水汪汪。”這是當年安徽省淮南市九龍崗棚戶區的真實寫照。每當談到這首歌謠,68歲的王宗友老人都深有感觸。幾十年來,他親眼目睹了站后村的發展變化。經過棚戶區改造工程,如今的站后村已經變成了環境優美的花園式住宅小區,王老漢也搬進了漂亮新穎的樓房。

  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像王老漢一樣,搬進新居是淮南市采煤沉陷區、棚戶區、老城區廣大居民的心愿。作為國家首批億噸煤基地,淮南市不斷推進“三區改造”,讓這里居民的居住條件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老百姓從“憂居”走向“宜居”,帶來了改善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雙翼齊飛。

  治理夢:沉陷區治理讓滄海變桑田

  采煤塌陷,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方向在哪里?這一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淮南人面前。發展的陣痛帶給淮南人不光是沉思,更是逆境有為的勇氣!

  淮南市按照“毗鄰礦區大門、拓展鄉村集鎮、依托政務中心、再建安置新城”的模式,采取“市場運作,公司代建”的辦法,集中建設多層住宅,節約集約用地的同時,破解了塌陷區群眾安居難題,一批批布局合理、配套施設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宜居新型社區拔地而起。

  在鳳臺縣鳳凰湖安置區,寬闊的柏油馬路兩旁已披滿了綠植,學校、醫院、超市一應俱全,來自沉陷區的8.3萬居民將從此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潘集區6.5萬余畝沉陷區中,8.1萬居民得到了搬遷安置,夾溝鎮在全省率先實行整村搬遷、先搬后采的模式,為采煤沉陷區群眾“移”出一片新天地,讓他們從塌陷受“傷”走向易地新生!

  一幢幢整齊劃一的樓房、一行行造型新穎的路燈,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面、一個個設施齊全的休閑廣場……面對現在的居住環境,淮南市潘集鎮沉陷區潘北新村60多歲的張中利老漢以前是想也不敢想。

  齊抓共管的合力,催生治理工作“核聚變”。2008年至今,淮南市已規劃建設采煤塌陷區治理項目71個,投入資金99.7億元,搬遷塌陷區居民4.67萬戶。“如今,塌陷區群眾享受著資源開采效益的成果,生活有了盼頭。”淮南市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人深有體會。

  “搬遷不是終點,不僅要搬得出,還要住的安,能致富。”這是淮南市委、市政府向搬遷安置群眾的莊嚴承諾!根據搬遷戶的實際情況,淮南市按照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工則工的原則,以三次產業聯動的舉措,有力保障了農民搬遷安置不返貧,生活水平不降低。

  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安置群眾幸福指數節節升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美好愿望,如今在淮南的采煤沉陷區變成鮮活的現實。

  改造夢:棚戶區改造煥發勃勃生機

  依煤而建的淮南,在成為資源型城市的過程中形成了大片的棚戶區。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窩棚房、臨時搭建房和機瓦房年久失修,危房眾多,居民居住環境十分惡劣。著眼于未來幾十年,經得起歷史檢驗,淮南市委、市政府對棚戶區改造實行統一規劃,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統一,統籌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發展,實現與城市品位同步提升。

  作為淮南市最早的采煤區,大通區經歷了因煤而生、亦因煤而衰的陣痛,也見證了棚戶區改造建設宜居新城的蝶變。

  號稱“華東第一村”的大通居仁村始建于1939年,如今早已成了舊危棚戶區。棚改前,3000多戶居民的生活可以用“屋里小半間,頭頂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覺肩挨肩”來形容。2005年,居仁村啟動棚改工程,總建筑面積55.6萬平方米,建設128棟樓,安置4582戶居民。如今的小區,一棟棟樓房鱗次櫛比,高大靚麗,新穎氣派。室外綠樹掩映,道路寬廣整潔,幼兒園、活動中心、醫療診所、菜市場、停車場、垃圾處理站布局合理,設施完備。

  居仁村只是淮南煤礦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縮影。從2002年12月,第一批5.3萬平方米舊危房改建工程開工,到2012年底新建的49個小區,累計投入90.52億元,開工761萬平方米,建成1612棟樓,回遷安置5.4萬戶。2013年1至11月份,淮南市棚戶區改造實質性開工8858套,基本建成3656套,完成率達到100%。

  “棚戶區真是大變樣了,幾年沒回來好多地方都找不到了。”穿行在淮南市區,低矮的老房屋已不見了蹤影,外出經商的李玉生感慨地說。原本破爛擁擠的棚戶區,變成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型城市社區,成為城市的一道美麗風景。10年來,淮南棚戶區改造工程,已相當于50萬人口中等城市的住宅總量。

  升級夢:老城區升級打造宜居新城

  “像我這樣的困難戶,連做夢也不敢想能住進這么漂亮的房子!”馬玉宏住在淮南市謝家集區的老城區已有20多年,今年終于搬進了廉租房小區,他邊擦門窗邊說:“一想到要住進新房,我心情就很激動,對以后的生活更充滿了信心。”

  工礦區、老城區一度是淮南市謝家集區城區特色的代名詞,這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市功能低下,城區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為城市發展和群眾生活都帶來了不便。

  城區既是居民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必須宜居宜業。換言之,就是城市功能完善、生活環境好。在轉型實踐中,淮南市按照“提質”、“擴容”的發展思路,把錢用在“刀刃”上,老城區改造就是其中之一。

  廉租房里看民生,民生里看社會轉型。2013年,謝家集區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4179套。并堅持以城帶市,促進城區商貿服務業的繁榮,讓曾經還很“陳舊”的蔡新路,如今成了商業圈,吸引華潤蘇果、華聯商廈等一批大超市、大商場入駐。

  近年來,淮南市老城區改造就象一架拉動內需的馬車,從而帶動城市經濟的整體發展。新城區建起來,服務配套跟上是關鍵。淮南市把新城區城市功能定位在為居住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上,商業、教育、醫療、餐飲等行業快速跟進,一個新城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城市轉型,讓城市形象靚起來;社會轉型,讓淮南人民更幸福。一邊是拆后的殘磚破瓦,一邊是紅黃相間的漂亮新樓。筆者在走訪中看到,在淮南的一個個老城區中,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美觀。淮南老城區經過舊城改造的洗禮,正釋放出更加強大的活力,未來的淮南,也必將以自身的魅力,交給市民以滿意的答卷。(柏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扎囊县| 棋牌| 汕头市| 邓州市| 金湖县| 江永县| 南郑县| 葵青区| 都匀市| 洞口县| 集安市| 通江县| 昆山市| 韩城市| 万载县| 永善县| 天峻县| 涟水县| 广丰县| 普兰县| 舒城县| 从江县| 通州市| 嘉荫县| 邳州市| 西安市| 西吉县| 天津市| 麦盖提县| 浑源县| 太保市| 贡嘎县| 奇台县| 达孜县| 芜湖市| 峨山| 呼和浩特市| 夏津县| 阳原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