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實施了35項民生工程,其中涉及教育的有三項: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高校、中職學生資助;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隨著這三項惠民政策強力推進,群眾對教育民生工程的知曉度、滿意度不斷提高——第一等好事是讀書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是讀書。”這是我市許多學校的宣傳欄里常見的一幅宣傳標語。
讀書之所以被列為“第一等好事”,是因為勤勉敦厚的淮南人懂得,它是使人獲得知識與修煉品格的唯一途徑,而擁有豐富知識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能不斷成長、成熟,并憑借自己的求索最終抵達理想的彼岸。
于是乎,讓這“第一等好事”落在全市所有學生身上,成了我市的目標。
“讀聽說寫”法讓“第一等好事”人人都知曉
尊敬的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您好!今年我市實施的教育民生工程主要內容如下,請閱知。
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小學、初中現在不向學生收取學雜費,農村學校學生國家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還向家庭經濟困難住校生發放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
二、高校、中職學生資助工作:政府對高校、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
三、鄉鎮公辦幼兒園建設:政府在建設鄉鎮公辦幼兒園。
這是2013年市教育局向全市群眾下發的《告知教育民生工程一封信》的全文。全文僅有170字,簡明易懂,讓群眾讀罷就可知曉自己家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哪些“教育特權”。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教育民生工程的知曉率,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市教育局在抓好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媒體宣傳的同時,還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了一套“聽說讀寫”法。
——人人讀。協調鄉鎮、街道等將7萬份《告知教育民生工程一封信》發放給社會公眾,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市各學校共印發了30萬份《告知教育民生工程一封信》,讓學生閱讀后帶回家請家長閱知并簽字后帶回學校交班主任;在學生作業本上印制三項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并發放到每一個學生手上。
——主動聽。各縣區教育局安排專人撥打貧困住校生家庭電話,咨詢貧困住宿生生活費發放領取情況;各相關學校安排專人撥打中職、普高享受資助學生家庭的電話,咨詢資助資金發放情況;教育民生義務監督員每月至少主動上門一次,聽取受益群眾對教育民生工程的意見和建議,并逐級匯總,及時反饋。
——廣泛說。市、縣區教育局組織人員深入鄉鎮和社區開展教育民生大走訪活動,向群眾面對面地說清教育民生政策、內容和工作措施。組織舉辦了有關教育民生的演講比賽和文藝演出,宣傳教育民生工程。
——明白寫。教育工程類項目全部設立標識牌,將項目名稱、建設內容、開完工時間、建設單位、監管人員等內容全部寫在標識牌上,讓群眾一目了然、一看便知。
“強實細嚴”法讓“第一等好事”人人都滿意
今年15歲的崔文文是鳳臺縣一所中學的初中生,走進她的家我們很吃驚:整個房屋里僅有的幾件家具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床、桌椅、廚具等。天色已暗,但家里并沒有開燈,媽媽借著窗外夕陽的余光在準備晚飯。父親生病,崔文文的媽媽已經在家和醫院之間奔波了整整一天。對于記者的突然來到,她沒有一點不悅。她告訴記者,丈夫生病多年,用盡了全家的積蓄,現在全家只靠每月領取的低保金和自己在外面做小工的一點微薄收入維持生活。她可能沒有多少文化,但對于教育民生工程所帶來的“好處”卻有著最深切的感受。一談到“兩免一補”,她立刻激動難抑:“那是太高興了!女兒享受到教育民生工程,上學是不成問題呀!”
“女兒能上學,成績也不錯,我現在真的感到非常滿足。”這個15歲孩子的母親以對“滿足”的最單純也最實在的詮釋,表達了對教育民生工程的感激。
崔文文一家所表達的喜悅,不僅僅是城市困難家庭享受到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改革成果的感受,更是全市義務教育惠民的一個縮影。她的喜悅,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喜悅,而是全市數十萬個家庭流露出的喜悅。采訪中,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截至9月底,已及時撥付義保公用經費12076.2萬元,占全年預算13933.2萬元的86.67%;為19.16萬中小學生免除了學雜費;為5697名農村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住校生及時發放生活補助資金707.65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00%;為1975名城市低保家庭學生發放免費教科書補助資金26.14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00%;為10.5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及時發放免費教科書1442.56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00%。
2013年,市教育局精心組織實施,在“實、強、細、嚴”上下功夫,使我市的教育民生工程如縷縷暖陽,照耀在孩子們的身上,溫暖著學子和家長的心田。
——強制度。市教育局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淮南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淮南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印發淮南市普通高校、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資助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關于印發淮南市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淮南市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為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提供了制度保證。
——實調度,市教育局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部署調度各項工作。簽訂各項教育民生工程目標責任書;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惠民到戶。
——細規范。對各縣區、各學校的教育民生工程負責人、經辦人進行業務培訓,指導各級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政策,有效地提高了經辦人員工作能力。
——嚴管理。市教育局堅持督、查并舉,采取互查、通報、問責等形式推進工作。尤其是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就學前教育民生工程項目召開調度會4次,做到早準備、早開工。同時,在確定工程任務后,堅持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報、每月一調度,推動了工程的進展。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13年我市教育民生工程學前教育項目建設任務為改建4所幼兒園,建設面積1500平方米,計劃投入資金97萬元。截至目前,4所幼兒園建設項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我市超序時完成了此項民生工程建設任務。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我市中職資助和普通高中資助也有序開展。截至9月底,發放2013年春季學期高中階段學校學生資助資金1600.676萬元,惠及17522人次,預撥2013年秋季學期中職學校免學費資金604.86萬元,共發放資金2205.536萬元,完成年資金發放預算數3525.5萬元的62.56%。我市真正實現了“把政策交到群眾手中,把工作做到細處,把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記者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