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建后管養紀實
嶄新的房間、寬敞的院落、優美的綠化……這里是擁有“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美譽的焦崗湖鎮為老服務中心。老人們居住的房間均按標準間設計,2人一間,電視機、衣柜、寫字臺、熱水器等一應俱全。除此之外,敬老院還設有接待室、辦公室、餐廳、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康復健身室,完備的生活設施讓生活在這里的五保老人倍感舒適。
近年來,我市建有62所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敬老養老工作,把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建設與管理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突出文化建設,豐富老人生活,并結合本地區具體實際制定了后期運行管護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讓廣大農村五保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努力改善環境 提高生活質量
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后,為了給老人們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管護力度,撥出專款進行了綠化、亮化,購買安裝了適合老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建設集休閑、娛樂、鍛煉為一體的活動室,修建了浴室,添置了太陽能熱水器。如今,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院內綠草如茵,鳥語花香,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為老人們營造了一個舒心、溫暖的生活環境,為不斷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倡導人文服務 弘揚敬老風尚
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秉承“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成立之初即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老人,為了老人的一切”的服務思想,細心了解老人的需求,貼心為老人服務。
院里的老人都是由政府集中供養的農村五保戶,無親無故,工作人員就將自己當做老人們的兒女,全身心地照顧老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甚至放棄了陪伴父母孩子的時間。對老人的臥室定期消毒整理,衣被及時清洗晾曬,時刻保持室內干凈整潔、無異味;根據老人的飲食特點,合理調配飯菜,堅持做到營養豐富、衛生可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將開水送到房間、菜飯送到桌前;對生病的老人,端飯到床,遞藥到口;對臥床不起的老人實行24小時護理;對臨終老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他們并沒有特殊津貼,僅僅是憑自己的責任心、愛心,默默地奉獻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人的呵護與關心。
慰藉精神需求 營造溫馨家園
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不僅在物質上滿足老人的需要,也時刻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把優質服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大力營造親情氛圍。
平時,工作人員悉心照顧老人起居,一旦發現老人不開心,就多方面了解情況,與老人談心聊天,做思想安撫工作。在工作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老人們打開了心結,還在院內開墾了菜園,除草滅蟲,呵護蔬菜。部分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還把每位老人的生日都做了記錄,每月都準備好蛋糕、水果,定時為當月出生的老人們過生日,為老人燃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為了豐富老人們的生活,各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買來了電視棋牌等供老人們娛樂,讓老人們心情舒暢,笑口常開。
完善規章制度 夯實服務載體
規范的管理、健全的制度,是敬老院(為老服務中心)建設上水平、上檔次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
日常工作中,敬老院高度重視,狠抓建章立制,成立了院務管理委員會,制定了院長任期責任、工作人員崗位責任、衛生、安全制度,會議學習制度,請銷假制度,管護制度,財物管理制度和院民守則;并建立了每日巡查記錄簿、工作日志登記簿、請銷假記錄簿、每日食譜登記簿、門崗出入登記簿等。在財務上,實行實時報賬,實時監督,實時公開,做到專款專用,不浪費一分錢。制度建設的規范,使得管理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為全面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國家提出的明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全體民政工作人員的工作目標,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五保”老人那抹夕陽更紅、更美,他們用真心與真情,為五保老人建設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園。
(記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