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保障從零到全覆蓋,城鄉養老逾越二元鴻溝邁向一體化,潘集區作為全市試點,生動詮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使發展成果讓城鄉百姓共享——突破二元分割 實現完美融合
這是農村養老保障從無到有的幾年:潘集區作為先行者勇于試點探索,地方政府以民生為要,從財政收入中傾力解囊,為農民養老保障撐起一片藍天……
這是城鄉養老從二元走向融合的幾年:統籌城鄉養老的偉大實踐消融堅冰,填平了城鄉分割多年的鴻溝;城鄉老百姓同享一套制度,沐浴著經濟發展成果共享的和諧之光……
從2010年在全市成功試點新型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到2012年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年時間,潘集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初步實現了由“養兒防老”到“政府養老”的轉變,突破二元分割的實踐,使廣大城鄉居民成為了政策的受益者。截至目前,全區參保登記176380人,45689名到齡人員享受了養老金待遇,累計發放養老金4083.66萬元,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
惠農政策試水,激起一片漣漪
“過去挨家挨戶收農業稅,現在農業稅全部取消了,每月還給符合條件的老人發錢,政府變成‘財神爺’了!”潘集區祁集鎮祁圩社區村民祁家廷今年65歲,在2011年1月1日的養老金首發儀式上,他作為第一批享受到政策的村民,每月領取60元養老金。
作為全市試點區,潘集區2010年在平圩鎮、祁集鎮先行推開農村養老制度。從農戶剛開始的疑問、觀望,到后來的踴躍參與,當地政府可沒少費工夫:懸掛標語橫幅、發放宣傳年畫、致農民工朋友的一封信,解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進村入戶,幫助群眾算好家庭、經濟、實惠“三本賬”;把繳費年限、繳費檔次、領取待遇介紹給廣大城鄉居民,讓他們清清楚楚參保、明明白白繳費,實實在在感受到參保的實惠和好處。
2010年,第一批2個鄉鎮,60歲以下參加新農保交費的農民達到29088人,60歲以上享受養老金的農戶達到6577人。2011年,潘集區進一步擴面,將新型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延伸到潘集鎮、蘆集鎮,越來越多的農民徹底告別幾千年來的傳統養老模式,也像企業職工一樣,每月開始領養老金。
實現全面覆蓋,突破二元分割
“三皇五帝幾千年,農民如今喜事連,中央實施新農保,國家出錢養晚年。”“養兒防老,不如依靠新農保”……從農民編的這一首首歌謠中可以看出,新農保對農民的意義堪比土地。
60歲以下的參保農戶,每月交納相應的保費,從國家到省市區財政都進行相應補貼,參保農戶從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60至69歲,每月領取60元;70至79歲,每月領取70元;80至89歲,每月領取80元;90歲以上,每月100元養老金。
普惠政策,讓廣大農戶看到了真正的實惠,暫無試點的鄉鎮紛紛咨詢何時才能全覆蓋。
2012年全面推開,潘集區10個鄉鎮,1個街道全部推行農村養老制度。
2012年1月1日,潘集鎮東湖村91歲老漢王懷澤領取100元養老金。不光是老漢自己,他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一家6口人,全部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兒子、兒媳如今也已經享受到了養老金,孫子、孫媳未來也將享受到這一惠民政策。
在解決了農民的養老之后,養老保障體系的最后一個盲區——城鎮未就業居民,也在2012年有了制度安排。居民養老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年滿60周歲且未參加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的城鎮未就業居民,像農民一樣享受基礎養老金。
2012年9月,81歲的平圩鎮城鎮居民平維政領取80元養老金,不到30歲的蘆集鎮居民胡文旭和胡文婷也和參保人員一樣,每年交納了相應費用。
統籌城鄉養老,服務惠及民生
統籌城鄉,制度上公平普惠;在服務上,更要做到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的效果最終體現在服務上。服務跟不上,再好的制度毛將焉附?
在潘集:制度上,城與村相接;服務上,城與村融合;財力上,除國家、省、市財政補助外,潘集區財政3年期間分別補助186萬、500多萬、1000多萬元。
在人口統計階段,很多70多歲的農村老人,長期沒有戶口,給參加養老保險帶來麻煩。為此,潘集區各鄉鎮、村聯動,公安部門配合,開辟綠色通道,入村逐戶找尋老人,專程補辦戶口,讓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養老金。各鄉鎮(街道)、社區和村委會成立了代辦機構,負責登錄參保人基礎信息、免費復印參保居民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幫助參保居民填寫登記表,為參保人提供方便服務。
針對農村外出人口多、工作難度大的現實,采取“先易后難、先內后外、先近后遠”的辦法,對在家的參保人群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對外出流動人口組織外出征收。針對農忙季節,群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性,工作人員白天深入田間地頭與老百姓邊勞作邊宣傳政策,夜晚逐村逐戶宣傳政策和征收保費,周末加班加點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有效地解決了群眾與工作人員時間錯位的難題,確保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優惠的扶持政策、合理的籌資機制,讓新農保和居民養老保險受到城鄉居民的擁護。在這一項覆蓋面最廣、受益群體最大、關注程度最高的民生工程中,潘集區誓將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貫徹好落實好,讓城鄉居民養老無憂,生活得更有尊嚴!
(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