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媒體看淮南 > 開封日報:五彩淮南:“四煤”戰略推動經濟轉型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開封日報:五彩淮南:“四煤”戰略推動經濟轉型
【字體: 】 發布時間:2013/5/28 9:17:5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報記者 沈泓琳 康冀楠

    五大平臺青睞淮南 機遇無限

  “五彩淮南”這句話,淮南市外宣辦主任洪浩和淮南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宏章幾乎是搶著說出來的,那表情,牛!

   黑、紅、藍、白、綠,是為淮南五彩,且看詳解。

   黑色煤炭的富集地。淮南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煤炭遠景儲量500億噸,探明儲量153億噸,占安徽省的71%,是我國黃河以南最大的一塊整裝煤田。年產原煤1億噸,是全國首個建成投產的億噸級煤電基地。

   紅色火電的輸出地。淮南被譽為中國“電力工業搖籃”、華東“工業糧倉”。國產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和第一臺60萬千瓦機組均在淮南安裝投產,是我國6個煤電基地之一。

   藍色生命的起源地。1978年在淮南八公山發現的古生物化石“淮南蟲”,其生命形態在8.4億年以前。由此,淮南八公山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圣地。

   白色豆腐的發源地。2000多年前,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八公山求仙煉丹的過程中發明了豆腐。

   綠色生態的宜居地。淮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城市綠化覆蓋率41.6%,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

   說不清上天緣何會如此眷顧淮南,不僅賦予其“五彩”,還在這百舸爭流的時代,為其提供了五個發展戰略平臺。

   一是國家煤電基地戰略平臺。國家發改委批復的13個億噸級煤電基地和6個火電基地專項規劃,加速了淮南煤炭礦井、電網、電源點建設。2011年,國家能源局出臺了《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對低熱值煤發電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支持政策。目前,淮南有7個低熱值煤電廠納入全省規劃,3個電廠已經建成使用。下一步,將繼續發展利用低熱值煤發電產業,促進老工業基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二是皖江示范區戰略平臺。2010年國務院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淮南鳳臺電廠二期、田集電廠二期、平圩電廠三期等“皖電東送”工程多個重大項目在列。

   三是合淮一體化戰略平臺。2012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合(肥)淮(南)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淮南圍繞合淮城際輕軌、合淮工業走廊、直供電試點、空港經濟等重點合作領域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合淮城市共建。

   四是中原經濟區戰略平臺。2012年11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淮南市位于淮河以北的鳳臺縣(含毛集國家級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潘集區順利納入中原經濟區規劃。

   五是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平臺。淮南已納入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2年11月26日,國家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名單發布,淮南是安徽省唯一列入基地的城市。

   在資源決定基礎、機遇決定前途和命運的時代,一座總面積僅有2585平方公里的內陸中等城市,竟受如此青睞,這真是“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攤上好事了”。這的確令旁人羨慕,令淮南人內心躁動。

   “四煤”戰略啟動 成效顯著

   有人曾說,機遇,抓住了,它就是機遇;抓不住,它就是挑戰。與淮南市外宣辦主任洪浩談,與淮南市發改委主任胡東輝談,與淮南市經信委產業科科長談,有一個深刻的感受,他們對國家相關政策、對面臨的發展機遇研究得十分透徹,認識極其深刻,思路非常明確。當然,這絕不僅僅體現在少數人身上。

   機遇,淮南抓住了,抓住的標志就是推出了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發展戰略。

   煤是淮南的第一資源、第一優勢、第一基礎。而單純守著傳統煤炭開采,只怕連這煤炭行業“夏日里的冬季”也難度過。“四煤”戰略則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立足煤。在煤炭產業上,淮南合理劃分了開采區、禁采區、開發區。率先在全國建成億噸級煤電基地,建成了3個年產千萬噸產能的煤礦,建成亞洲第一礦(顧橋煤礦年產1230萬噸)、國內第一個數字化礦井(劉莊煤礦)。2012年6月28日,國內首座大型智能化礦井——國投新集口孜東礦建成投產,1000米地下的“烏金”通過鼠標就可實現煤機啟停。電力產業上,在全國率先實施煤電聯營,大力發展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機組,保障華東地區電力供應。而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中心、深部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中心科研技術優勢的發揮,則確保了煤電產業發展的安全高效和環保。

   延伸煤。借助科技創新和資金合作,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著力拓展淮南傳統煤電產業空間。在價值提升上,煤變成電,價值提升1.7倍;從燃料變成化工原料,價值提升12倍。在技術創新上,掌握了煤間接液化催化劑、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領先核心技術。在戰略合作上,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的建設,推動中石化與皖北煤電合作,成立了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促成了在園區內建設一期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煤化一體化項目。年產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已得到國家認可。

   不唯煤。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培育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和生物產業,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4+4”發展格局。截至2012年年底,淮南共有52家企業納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范圍。目前,淮南擁有煤機裝備制造企業113家,煤機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占全省的65%以上。一批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聚光玻璃透鏡生產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最引人注目的是,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移動數據中心也落戶淮南。

   超越煤。按照“中心商圈+商業街+大型商業旗艦+城鄉商業網點”布局,打造了三大商業中心,提升了現代商貿業。八公山景區、志高科技動漫園、焦崗湖影視城等項目壯大了文化旅游業。淮礦物流中心、醫藥物流中心等項目打造了皖西北商貿物流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產業園、云海戰略創新實踐區等項目的建設,培育了信息服務業。瓦斯治理、電力檢修等技術服務產業化、市場化,助推科技服務業發展。

   合淮同城發展 互補互融雙贏

   安徽的合肥市和淮南市,一個是安徽省省會,一個是沿淮城市群的頂梁柱。這兩座城市相距90公里,隔著廣袤的田野和起伏不定的江淮分水嶺。“千絲萬縷”的聯系將合肥、淮南兩座兄弟城市緊緊相連。

   2007年10月,淮南市委八屆三次全會首次提出“合淮同城化”戰略構想,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可和合肥市的積極響應。同年12月26日,兩市共同簽署加強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拉開了合淮同城化發展的大幕。

   200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合肥與淮南、蕪湖與馬鞍山同城化發展”。同年5月,合淮同城化被列入《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

   2008年年底,合肥市黨政代表團考察淮南,提出建立兩市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逐步形成“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主體”的合作機制。

   2009年8月2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合肥經濟圈建設的若干意見》,將淮南納入合肥經濟圈范圍。

   2012年8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其中第七條29項明確提到:推動太(原)榆(次)、合(肥)淮(南)、鄭(州)汴(開封)、(南)昌九(江)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這一意見將“合淮城市一體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5年多來,每一次發展戰略的推進,都是“區域效應”的一次放大,都是城市發展的一次飛躍。

   同城發展 交通先行

   2010年2月,合肥駱崗國際機場首個異地候機樓——淮南市候機樓啟用,實現了淮南市民直通駱崗機場的夢想。

   2012年10月16日,合淮蚌客運專線正式通車。

   合淮同城化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快“合淮雙城”快速交通網建設。為加快建設合淮城際快速通道,淮南市交通局委托公路勘察設計院編制《合淮同城化綜合交通規劃綱要》。結合合肥與淮南交通的實際狀況,合淮兩市還共同建設了快速通道,進一步縮短合淮之間的距離。同時,淮南還將啟動城際快速公交系統、城際輕軌,積極參與江淮運河工程規劃。

   合淮一體化,催生了淮南公路、鐵路、水路、空路交通的多路并進,改寫了淮南交通歷史。

   產業對接 互補發展

   產業對接,是合淮同城化發展的重中之重。

   據胡東輝介紹,在工業上,淮南重點推進了以沿淮產業帶和合淮工業走廊為主線的T型工業布局,與合肥共同編制了《合淮同城化工業走廊規劃》,并完成規劃評審。合淮工業走廊被納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

   2011年12月,合淮兩市共同舉辦了合淮工業走廊專題推進會,并簽署了合肥經濟圈合淮工業走廊合作框架協議。合淮工業走廊成為淮南市和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的共同載體。

   如今,在合肥工業走廊區域內,世界上第一條高倍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及組件生產的自動化生產線——日芯光伏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其太陽能電池芯片光電轉化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項目、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項目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紛紛入駐。此外,位于淮南市山南新區的志高文化科技動漫產業園已經投入運營,這標志著以合肥、蕪湖為主干,以馬鞍山、淮南為兩翼的安徽動漫產業戰略布局基本形成。

   翻開《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可以看到這樣一條條政策:利用淮南煤炭資源和合肥科技資源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共同構建充分發揮資源特別是能源優勢的產業群,推進兩市重點企業直供電、直供煤;充分利用淮南瓦斯氣,作為合肥補充氣源;推進合肥教育、科技資源為淮南發展提供支持……

   如果說行進中的合肥經濟圈是一艘巨輪,那么淮南就是巨輪上的發動機,為這艘巨輪提供強勁動力。

   互相融入 實現雙贏

   新聞一體化。2011年1月,《淮南日報》與《合肥日報》、《皖西日報》等媒體締結合肥經濟圈城市黨報聯盟,唱響了信息融合的最強音。媒體間的合作,暢通了信息渠道,構筑了信息交流平臺,使合淮同城化影響超越兩市行政區域空間。

   旅游一體化。2008年2月,淮南、合肥兩市共同簽署了合淮旅游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2010年,合肥、淮南旅游一卡通發放,兩市市民憑借一卡通,即可享受半價優惠,游覽雙城景區。

   文化一體化。兩市無論是專業劇團還是民間演出團體,你來我往,互訪不斷。2008年,淮南與合肥聯手打造了一臺以“合淮同城”為主題的全新春晚。

   商貿一體化。兩市相繼簽訂了合淮加強區域商貿合作框架協議、合淮加強區域外經貿合作框架協議,合肥商之都、合肥百大等一批知名商貿企業入駐淮南,帶來了資金流,活躍了商貿業,同時,到合肥看房、置業成為淮南人一大時尚。

   法制、農業、林業……兩市各縣區、各單位、各部門、各行業,紛紛出手,一場大融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展開……

   走特色發展之路

    趙杰 錢蘇豫

    驅車下高速進入淮南市山南新區,安徽省第一條、也是全省最大的城市隧道——洞山隧道隨即映入眼簾。自南而北,從“繁星點點”、煞是美觀的寬大隧道中穿過,緩緩行駛在筆直的淮河大道上,兩邊在建的氣勢恢弘的奧林匹克公園、淮南大劇院等現代建筑令人連連贊嘆。

   這,就是豆腐故里、能源之都,一個五彩的淮南。在淮南采訪不難發現,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特色”二字,以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合淮一體化,助推城市快速發展。

   淮南的特色有五:黑、紅、藍、白、綠,處在首位的就是“黑”——煤炭。淮南因煤而設,緣礦而建,沒有煤礦也許就沒有現在的淮南。煤炭是淮南的資源優勢,也是轉型發展的物質優勢,更是淮南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優勢。淮南的“四煤經”,即立足煤,把煤炭和電力產業做強做大;延伸煤,把淮南的資源就地轉化,延伸產業鏈;不唯煤,依靠不依賴,發展非煤產業;超越煤,既輸出產品更輸出技術,已成為一種新的煤炭文化,更讓淮南逐漸形成煤炭、電力等十大產業林立發展的態勢。

   在淮南市山南新區,你能看到這樣的創意:一架黑色的鋼琴和一把透明的小提琴,這兩個擁有優美曲線的形體,經過深思熟慮的整合,兩情(琴)相悅(樂),塑造成了一個夢幻般的優美建筑——淮南市規劃展覽館。據當地人介紹,鋼琴和小提琴分別代表著合肥和淮南,象征著合淮一體化大發展。經過5年多的努力,目前合肥淮南在一體化道路上腳步強勁,旅游一體化、交通一體化等成效已初步顯現。淮南,推進經濟轉型、城市轉型、機制轉型、社會轉型,以大手筆繪制大藍圖,以大工業促進大發展,以大交通連接大中原。

   山水平秋色,彩帶串明珠。隨著五彩淮南形象的完美塑造,一個嶄新的實力淮南、活力淮南、魅力淮南、和諧淮南正展現在世人面前!(來源:開封日報 5月28日 3版)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普兰县| 阿尔山市| 封开县| 玛曲县| 中宁县| 唐河县| 兴仁县| 万载县| 夏河县| 铁岭县| 浦北县| 出国| 万年县| 永城市| 丹巴县| 尼玛县| 黎城县| 抚远县| 七台河市| 东阳市| 余江县| 阜阳市| 谷城县| 吉隆县| 海丰县| 乐平市| 江都市| 呼伦贝尔市| 高尔夫| 双流县| 金山区| 勐海县| 颍上县| 五寨县| 宁德市| 吉安市| 信宜市| 大丰市| 峨眉山市|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