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新農合工作采取強化宣傳、門診統籌、建設平臺、嚴格制度等新舉措,進一步提高了參合農民大病住院和門診補償比例,減輕了群眾醫療負擔——提標擴面惠民生
“俺今年生病住院,都住幾次了,一次都好幾千塊錢,要不是新農合俺真住不起。”唐山鎮東津村村民劉勤禮常年生病,謝家集區進一步提高新農合參合農民大病住院和門診補償比例,確實為像他一樣的參合農民減輕了醫療負擔,得到了更多的實惠。今年以來,謝家集區參合農民受益人數達57014人次,補償醫療費用894.3萬元。
——強化宣傳,營造惠民為民的良好氛圍。隨著新農合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為讓老百姓更加了解知曉政策,謝家集區利用會議、橫幅、廣播、櫥窗、媒體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新農合和醫改政策宣傳,印發新農合相關政策文件232份、醫改宣傳書籍52本、宣傳單3萬份、制作宣傳版13張、印制橫幅16條、標語200余幅、業務培訓196人次、解答群眾咨詢2000人次,使廣大農民對政策的知曉程度和參合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門診統籌,擴大新農合制度保障范圍。結合區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擴大門診統籌實施范圍,將符合定點條件的56個村衛生室全部納入新農合定點管理。各村衛生室填報了《謝家集區鄉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級衛生室門診統籌定點申請表》,簽訂了《關于遵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的承諾書》。認真做好符合救助條件的參合農民醫療救助工作,并將9類殘疾人康復項目納入新農合支付的診療項目范圍。
——建設平臺,提高新農合醫療服務能力。為推進“一卡通”的實施,謝家集區財政投入資金55.68萬元,對56個村衛生室實施新農合信息平臺建設,實現了公共信息平臺的順利對接,農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門診刷卡即時結報,鄉村一體化建設得到有效推進,鄉村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嚴格制度,強化新農合規范有效監管。謝家集區嚴格執行新農合三級定期公示制度,將補償情況納入鄉鎮鎮務公開、村務公開的內容,接受監督;進一步完善監督舉報制度,建立信訪內容核查、反饋機制;明確提出村衛生室業務收入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鄉鎮衛生院對管轄的村衛生室單獨設置賬目,監管資金使用。農合補償資金由鄉鎮衛生院明確專人負責,將村衛生室資金報補及時到位率,作為對衛生院的績效考核內容之一。要求各村衛生室嚴格執行新農合政策,區進行不定期抽查,先后對6個鄉鎮的村衛生室抽查62次,鄉鎮衛生院每月對村衛生室全面督導一次。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的監管,將定點醫療機構做好新農合工作情況納入日常工作考核指標體系,考核結果與定點資格、協議簽訂等掛鉤。組織開展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督查與暗訪,組織臨床專家抽查病歷并評審,督促醫療機構進一步規范服務和收費行為。
2011年謝家集區參合人數近8.5萬人,參合率達98.2%;農民個人繳納參合資金235.85萬元,各級配套和減免1069.71萬元;截至目前,審核住院就醫農民3507人,補償總額809.65萬元,實際補償比46.55%,確實減輕了參合農民醫療負擔,提高了身體健康素質,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新農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 蔣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