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推進民生工程 共創和諧社會 > 綻放康健之花 提升幸福指數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綻放康健之花 提升幸福指數
【字體: 】 發布時間:2011/8/16 0:17:5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大通區推進城鄉衛生服務一體化紀實

      公共衛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線。新醫改提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其目標就是要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最終使廣大群眾不得病、少得病。近年來,大通區大力強化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積極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群眾的就醫條件不斷改善。

      衛生服務:從無到有

     “以往只是城里人才有的健康服務,如今我們農民也可以享受了。”年屆七旬的大通區九龍崗鎮九龍崗村張漢福老人翻著自己的健康檔案,難抑內心的喜悅。由于歷史原因,大通區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基層院所簡陋,設備老化,醫護人員擠著向城區大醫院跑,基層院所卻門可羅雀,冷冷清清。面對這樣的局面,大通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表態:“5年內,對全區所有衛生院所進行改造升級,讓所有的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睘榻鉀Q改造建設資金難題,這個區堅持財政出一塊、爭取上級項目資金補一塊、基層衛生院所籌一塊的融資方式,正式拉開了鄉鎮衛生院改造的序幕。

      該區大力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積極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完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洛西、朝陽社區衛生服務站新建工程和田東社區衛生服務站改擴建工程竣工投用,完成50個村衛生室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建設,新建、改擴建鄉鎮衛生院4所,建設面積達到4200.73多平方米,配置各類醫療衛生設備268臺(件);全區50個行政村實現了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全區以街道為基本單位,按照每個街道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社區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設置了1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5家,共覆蓋城市社區人口7.2萬人,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初步顯現。經過改造,以前陳舊簡陋的基層衛生院所成了當地最漂亮的建筑,醫療服務人員和醫療器械整體水平有了極大提升,許多基層患者無需奔波到大醫院,就近就能得到滿意的醫治,曾一度面臨生存窘境的基層衛生院煥發出勃勃生機。

      醫療水平:從低到高

      國家出臺的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為所有社會成員享受到“大衛生”服務提供了契機。大通區主動創新形式,大力實施健康宣教、健康服務、健康文體、健康環境、健康生活、健康社會等九大工程,推進40個重點項目建設,真正為百姓筑起健康生活的第一道防線。

      今天的“大衛生”,已經從過去簡單的“就醫”,擴大到市民健康的方方面面,隨之而來的是一件件新鮮事出現在大伙兒身邊:實施農村改廁,一座座無害化廁所悄然登庭入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喝上了清澈甘甜的自來水;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項目;實施免費婚前健康檢查,讓群眾能夠健健康康生活;健全和完善了疫情監測網絡和信息報告系統,區、鄉二級醫療衛生機構利用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疫情信息網絡直報。積極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兒童“五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新增疫苗接種率達到了80%,以鄉鎮為單位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覆蓋率達到了100%。全面開展了流感、麻疹等重點傳染病監測,有效遏制了麻疹、瘧疾等疫情的傳播,艾滋病、結核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就醫保障:從少到多

      作為一個礦竭城衰,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縣區,如何做好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始終是大通區委、區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近年來,大通區委、區政府用實際行動作出了鄭重回答。幾年間,這個區不僅經濟實現了大發展,醫療保障水平也實現了大提升,全區18萬人民群眾正在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合理的資源配置為大通區人民實現“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區”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在農村,基本設施齊全、人員配置合理、服務功能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的標準化衛生室,為12萬農村居民提供了小病不出村的醫療服務。全區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連片成網,覆蓋城鄉,而經過改擴建的39所鄉鎮衛生院也將使全區鄉鎮衛生醫療設施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目前,大通區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4個,床位1078張,衛生技術人員803人,65歲以上老人健康登記管理12770人,滿足了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需求。

      這個區根據人均收入、就醫習慣、參合農民分布情況等基礎信息,制定了符合實際的新農合補償政策,不僅有效減輕了參合患者的經濟負擔,還使患有重病的農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據悉,該區參合率已由2006年的88%上升到98.8%。為確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有效開展,這個區還針對參保人群大聚集、小分散的特點,簡化辦事流程,在全區建立28個服務網點,形成了“投保不出鄉鎮、不出街道”的便民服務網絡,做到了城鄉統籌無盲點、縱橫結合無盲區的全覆蓋。

(通訊員 宗承灝)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昭通市| 揭西县| 青海省| 临泉县| 囊谦县| 扬中市| 瑞金市| 石嘴山市| 涿州市| 成武县| 石河子市| 含山县| 清远市| 滕州市| 鄄城县| 吉隆县| 丹寨县| 四川省| 泾阳县| 玉龙| 江油市| 高青县| 拜泉县| 麻江县| 永仁县| 聂荣县| 百色市| 北票市| 米易县| 绍兴县| 台东县| 衡阳市| 台南市| 芦溪县| 松阳县| 酒泉市| 科技| 淄博市| 隆德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