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雖短,幽靜而暢通;小巷雖小,連著百姓心。今年,田家庵區確定改造的62條小街小巷即將全部竣工。同時即將再增加的30條小街小巷,將帶給群眾更多欣喜和期待……
引言:田家庵區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始終把改善小街小巷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如今的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真的成了老百姓心坎里的美事,這種美,溫暖而又質樸:門前的一條路,窗下的一盞燈,街邊的一片綠,對于整個城市來說,這些可能只是不起眼的細節,可這些細節折射了一個城市和她的公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
解讀篇:民心工程——以民為本,推進城市建設
今年2月,田家庵區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整修南崗菜市巷、東方巷等50條小街小巷,力爭用3-5年時間使老城區舊貌換新顏。”拉開了田家庵區老城區2011年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的序幕。
小巷雖小,幽靜而暢通;小巷雖小,連著百姓心。去年,田家庵區就投入2200萬元對119條小街小巷進行了高標準改造。今年,田家庵區在經過全面摸底、實地調研、反復篩選后確定改造小街小巷62條,并通過發改委的立項,要求5月上旬所有工程開工,6月底前全部完工。
在采訪中,區文明辦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今年的小街小巷改造,主要是針對老城區,老城區小街小巷改造工程,是實施老城區三年提升計劃的重要舉措,是對老城區三年大建設的延伸和深化,更是城市建設向深度發展的必然和關鍵。同時,相比去年更為完善:道路改造、雨污排水系統、路燈及照明系統、立面整治以及完善垃圾箱、公廁設施等……今年的改造也更為人性化,施工隊伍不僅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了工程進度,更注意便民措施:設立臨時通道、實施夜間照明……一切能為市民想到的,一個都沒有少。
既然是民心工程,工程質量如何,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百姓的評判。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小巷工程大路標準,大路工期。
田家庵區嚴格按照工程實施流程,嚴密推進,扎實進行,力求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今年改造任務。根據62條道路的狀況,按照先易后難,先小后大的原則,進行招標、設計、預算、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實行監理公司全程監理、變更設計充分論證、審計部門現場確認、多方代表聯合驗收和兩審定案等科學管理制度,解決了居民擔心的道路質量問題。
田家庵區的小街小巷改造,是實實在在、從上至下的改造。老城區正在進行著一個全新的改變。
百姓篇:專享幸福——“家門口的變遷,心坎上的美事”
看著自家門前的道路一天天鋪平、路燈也裝起來,家住新淮街道長青一號巷68歲的王蘭艷笑得合不攏嘴。小街的臟亂在過去是出了名的:晚上,黑燈瞎火嚇人;白天,路面不平摔人;雨天,污水橫流熏人;晴天,漫天塵土嗆人。王蘭艷心里一直還記著今年春節一個朋友來拜年時一件讓她心里難過的事:朋友來拜年,卻在小巷口摔了一跤,扭傷了腰。“從那以后,我真的是扳著手指數日子等改造!有時候散步走到去年已經改造好的小街小巷,腳就邁不動了,心里羨慕得不得了。”
今年4月,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在自家的門口動工了,這可樂壞了王蘭艷。“真是太好了!現在我們長青1號巷已經修成水泥路了,而且還在向舜耕鎮的王郢社區延伸,這樣我們以后出門就更方便了。”雖然目前工程還未徹底完工,可這已經讓小區居民百姓贊不絕口。70歲的曾書傳老人也熱心不減,天天都往工地跑,他說,他想將小巷的一點點變化都刻進心里。
62條小街小巷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截至目前,已經投入1800余萬元,有34條竣工使用、22條正在施工過程中,剩余6條6月初可開工建設,預計6月底全面竣工。
意義篇:期待2011——為民惠民的延續沒有終點
長青二號巷的居民怎么也沒想到,一封信將解決困擾他們20年的“老大難”問題。
長青二號巷道路坑洼、沒有路燈、污水橫流、垃圾遍地,100多戶居民擠在這里。看著其他街巷改造好了,大家心里十分焦急。今年5月,84戶居民將這些問題以聯名書信的形式向區里反映。區有關領導親自來到了小巷視察,并在認真聽取居民意見之后,要求區文明辦會同相關部門協商解決辦法。在經過多方論證后,目前田家庵區已經決定再增加改造30條小街小巷。
最初確定的62條小街小巷改造即將在百姓一片無盡的叫好聲中結束。新增的30條小街小巷,對于老百姓來說,是更多欣喜和期待……
修起一條“民心路”搭起一座“連心橋”。
采訪中記者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路平燈亮排水暢,小巷比過去整潔干凈多了,治安環境也有很大的改變,政府著實為我們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啊!”
對此,區決策者感慨良多:城市中的街區就像是城市的細胞,連接每一個街區的小街小巷就像是連接城市生活的網絡,這些網絡構建了城市的形象、決定著城市的整體品位和魅力。毋庸置疑,對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小街小巷的重視,體現出了區委區政府對市民、對“民心工程”的重視,也表現了我們與市民一道齊心提升城市形象的決心。
2011,為民、惠民行動在延續,沒有終點……
(記者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