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潔工程是省政府實施的33項民生工程之一,同時列入淮南市政府的民生工程。按照市政府簽訂的民生工程責任目標及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作部署,在我市7個省級“千村成鎮”示范鎮:上窯鎮、曹庵鎮、李郢孜鎮、八公山鎮、潘集鎮、毛集鎮、朱馬店鎮,率先完善壓縮式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配套封閉式垃圾運輸車輛,開展鎮區環境綜合整治,設置垃圾收集箱池并向中心村延伸,以村容鎮貌整潔、人居環境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為目標,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建設。
為加強農村清潔工程實施工作的領導,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完成民生工程目標,市城鄉建設委成立了民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督促協調落實各項工作。為按時完成市政府簽訂的民生工程責任目標,我市制定了《淮南市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意見》,明確了各自工作職責:市城鄉建設委負責7個示范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的督查和指導,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各縣區政府負責宣傳發動,組織和推動工作;鎮政府為實施主體,負責農村清潔工程各項任務的落實,重點完成生活垃圾收集箱池、運輸車輛、壓縮式中轉站及保潔隊伍和制度建設。為提高農民群眾對農村清潔工程的知曉度、參與度、滿意度,我市還印發了《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充分利用廣播、展板、圖片、懸掛橫幅等形式,努力營造良好的清潔衛生、美化環境的輿論氛圍,組織青年志愿者、基層民兵、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力度,要求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單位做起,強化農村清潔工作和環境衛生整治,提高村民對農村清潔工程的認識和自發參與的主動性。在具體工作中,市城鄉建設委加強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管理,督促各縣區建委和有關鎮政府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集中采購制、資金報賬制等一系列要求,加強農村清潔工程項目管理,完善工程資料及時歸檔;委托市政府采購中心完成了“淮南市農村清潔工程垃圾轉運站設備采購”項目統一公開招標。爭取了省補農村清潔工作專項資金665萬元。目前7個鎮已經完成了垃圾箱的采購與垃圾池的建設。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啟動我市農村農房建設與改造工程,并納入市民生工程,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淮南市農村農房建設與改造工程領導小組,修改完善了《淮南市2011年農村農房建設與改造示范工程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擬定我市六區一縣7個村莊作為我市農房改造首批示范試點項目。分別為沿合淮阜高速公路兩側涉及的田家庵區曹庵鎮李橋村、謝家集區李郢孜鎮新孟新村、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王郢村,沿308省道的鳳臺縣劉集鄉高潮村,沿225省道的潘集區田集街道劉龍村,沿淮鳳路的八公山區八公山鎮楊家地村,沿206國道的大通區孔店鄉舜南村。
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要求,各縣區立即開展轄區內農村危房調查摸底,啟動農村困難群眾的危房改造工作,重點解決居住在危房中分散供養的農村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的居住安全問題。根據省民政廳統計數據,淮南市現有農村危房17043戶,我市爭取今年改造4000戶,市建委已申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給予安排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