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存公積金的暖心政策,讓我們年輕村干部們備受鼓舞,減輕了買房、孩子教育等壓力,更好安心基層、奉獻鄉村。”壽縣劉崗鎮劉崗村“95后”黨總支委員趙杰高興地說。近期,劉崗鎮黨委、鎮政府集體研究決定,自2025年5月起,為全鎮13個行政村86名村“兩委”成員繳存住房公積金。
近年來,我市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實施“強基耕淮”工程,圍繞優化待遇保障、績效激勵、減負賦能等工作舉措,不斷豐富村干部關心關愛政策體系,激勵擔當作為、履職盡責,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增加基本報酬,提升崗位吸引力
我市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市財政每年列支4000萬元專項資金,按照40%的比例給予市轄區補助。指導縣區按照崗位、工齡、學歷等情況,推行村干部基本報酬差異化管理。明確“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不低于所在縣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指導縣區給予大專和本科以上學歷村干部月基本報酬分別增加50元和100元,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月基本報酬增加10元。全市109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村“兩委”成員,全部參照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工資水平核定基本報酬。完善村干部基本報酬增長機制,2024年全市村“兩委”成員平均基本報酬較上年度增長7.2%,村干部崗位吸引力持續提升。
豐富績效獎勵,增進工作積極性
我市將村干部收入與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成效掛鉤,由縣鄉財政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或從經營收益增長部分中適當提取公益金,根據年經營收益總量、增量、自主經營比例,結合職責分工和履職情況,差異化發放村干部績效獎勵。指導縣區將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收益劃分為30萬元、50萬元、80萬元三個等次,分別按照不超過10%、12.5%、15%的收益提成對村干部進行獎勵。鼓勵縣區根據各地實際,通過設置“總量獎”“增量獎”“突破獎”等獎項,給予村集體撥付專項獎補資金。2024年度,全市共向1100余名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作出顯著貢獻的村干部發放獎勵資金574.75萬元,人均超過5000元,真正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
深化減負賦能,強化干部履職力
我市持續精簡各類發文、會議、臺賬和督導檢查,編制印發村級依法履職事項等4個清單,全面規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掛牌,幫助廣大基層干部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建強省、市級鄉村干部實訓示范基地14個,分級分類組織村干部參加鄉村振興專題培訓,通過實訓交流、名村掛職等方式,不斷提升村干部履職能力。持續拓寬村干部職業上升路徑,著力突破發展“天花板”瓶頸。堅持常態化開展“五方面人員”進鄉鎮領導班子工作,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占比不低于25%。建立完善“鄉編村用”機制,2024年從村干部中比選招聘20人納入鄉鎮事業編管理。近年來,累計從優秀村干部中招錄鄉鎮公務員15人,選樹“安徽省優秀村支書”22人,推薦擔任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481人,其中市級及以上45人,有效激發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記者 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