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賦能繪新篇 營商沃土展活力
——我市大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司法局始終把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推深做實宜商、護商、惠商各項工作,堅持以法治之力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讓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成為淮南金字招牌。
法治筑基,立規明矩強保障
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一個統抓,五大職能”,錨定“六個新突破”目標任務,積極投身“五大攻堅行動”,將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深度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
以良法善治筑牢發展根基。市司法局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完成城市綠化、水資源管理等法規規章立改廢工作。在制度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創新推出司法行政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多部門,將《淮南市民營企業投訴處理辦法》列入2025年度市政府規章制定計劃。啟動地方性法規《淮南市牛肉湯產業發展條例》制定程序,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在牛肉湯產業聚力創新,高質量發展。同時,通過開展“兩率”專項治理,實現行政訴訟敗訴率、行政復議糾錯率“雙下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48個月保持100%,主要負責人出庭比率逐年提升。
規范執法,惠企服務提質效
秉持“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理念,市司法局積極推行柔性執法,發布兩批次256項“輕微行政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讓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同時,持續開展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細化量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法治審核。加大“無證明城市”建設力度,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的問題。
創新涉企行政執法方式。市司法局以“綜合查一次”改革為抓手,按照“制度先行、場景驅動、數字賦能、部門聯動”改革路線圖,力爭非現場檢查占比逐年提高,現場檢查總量持續下降,避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同時,健全市、縣、鄉三級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圍繞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反映強烈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點行政執法案件,加強事前規范、事中事后監督。扎實組織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深化包容審慎監管,不斷提升涉企行政檢查質效。
改革賦能,法治為民顯擔當
市司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該局聚焦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需求,持續實施“公證減證便民提速行動”。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優先辦、容缺辦、上門辦”,拓展仲裁和司法鑒定業務面。加快提升律師行業法律服務質量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便捷、高效和公正。推深做實“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深化培育具有淮南特色的“當面鼓對面鑼”“老娘舅”“謝大姐”等人民調解品牌,構建系統化、高效化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我們圍繞民營企業、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推出企業‘法治體檢’、商事調解、仲裁服務、法律維權、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精準、專業的法律服務!笔兴痉ň种饕撠熑私榻B說,將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同高校法學院系交流合作機制,建立健全“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智慧公共法律服務”等供給路徑,著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完備、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切實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力爭以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為淮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