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市委講師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任務,持續建強戰斗堡壘,推動黨建和業務雙融合,為淮南高質量發展貢獻社科理論力量。
以思想建設為基礎,持續深化理論武裝。市委講師團扎實做好理論學習、宣傳宣講和研究闡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工作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抓實理論學習,制定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2024年以來,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27次,集中研討20次、專家輔導7次、外出學習1次,有力提升學習質效。會同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對全市縣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旁聽督學全覆蓋,有力推動全市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化規范化。用情用心抓細理論宣講,積極打造“線上+線下”宣講矩陣,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等重大主題,組織“舉旗幟·送理論”市級宣講230場。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制作并推出微宣講視頻29集,累計播放量約2萬余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見行見效抓深研究闡釋,2024年以來,組織專家學者參加省社科“三項課題”研究活動,兩篇課題獲一等獎。在淮南日報理論專版推出理論文章290余篇,內刊《淮南社會科學》刊發理論文章和資政報告60余篇,圍繞“七個強市”建設、“淮楚文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項課題30項,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生動實踐。
以組織建設為保障,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市委講師團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建立健全人才隊伍,從嚴規范組織生活,提升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提升“兩個覆蓋”質量,促進新興領域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行業黨委主管的26家社科類社會組織,通過單獨或聯合組建建立22個黨支部,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5%。以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為抓手,督促社會組織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引領社科組織在各項工作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發揮黨管人才優勢,統籌全市各界人才資源,遴選86名宣講骨干和108名社科骨干,組建淮南市首個宣講人才庫和社科人才庫,組織入庫人才參加學習培訓、宣講闡釋、社科普及等活動,為淮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組織領導上黨課,青年“微宣講”、讀書分享交流、集體過“政治生日”等活動,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以黨建引領為抓手,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市委講師團始終聚焦人民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切實將黨建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堅持“黨建+鄉村振興”,做好潘集區夾溝鎮林場村駐村干部輪換交接工作,開展產業發展專項調研,成功協調將200畝大棚項目納入市級扶持資金,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60萬元。與林場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4次,走訪慰問困難群眾80人次,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堅持“黨建+社科普及”,助力群眾人文素養提升,2024年以來,開展社科普及項目40余項,舉辦“淮南社科名家大巡講”22場,在“學習強國”淮南學習平臺、“淮南發布”公眾號開設社科普及專欄,推薦作品《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小白鴿“001”的逐夢路》榮獲安徽省“人文社科之光”短視頻大賽3等獎。堅持“黨建+志愿服務”,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2024年以來開展環境整治、文明勸導、清理積雪等志愿活動120人次。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開展送理論進基層活動60余場,開展社科普及活動50余人次,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市委講師團團長 儲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