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窗口是營商環境的“溫度計”,更是便民惠企的“第一站”。謝家集區政務服務中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抓手,創新推出“加減乘除”服務法,從幫辦代辦、集成辦理、數據共享、特事特辦四方面精準發力,答好營商環境新考卷,讓企業群眾辦事從“能辦”變“好辦”。
三級幫辦網絡全覆蓋做加法。“我文化程度低,字也寫不好,沒想到專人全程幫我準備材料,半個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在幫辦代辦專窗前,剛辦完業務的群眾王大媽連連稱贊。謝家集區構建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幫辦網絡,通過業務培訓、實戰演練培養“全科型”服務能手。今年以來,這支隊伍已提供“一對一”服務200余次,用“多跑腿”換來群眾“少操心”。
新生兒事項床邊辦結做減法。“孩子出生當天,出生證、戶口、醫保參保這些手續在醫院就全辦好了,再不用東奔西跑。”在新華醫院“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服務點,新手爸爸王先生抱著孩子笑容滿面。謝家集區將涉及4個部門的8個事項集成到助產醫院,3月以來在該院出生的101名新生兒中,72個家庭選擇“一站式”辦理,占比達71.3%。
數據共享解鎖“免提交材料”做乘法。“忘帶營業執照正本,用手機里的電子證照照樣能辦事。”在24小時自助服務區,市民李女士通過“皖事通”APP使用電子證照,十分鐘完成經營備案。目前全區已實現79項高頻事項“免提交材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數據同源,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政務服務從“群眾來回跑”升級為“數據云端跑”。
“辦不成事”窗口專治疑難癥做除法。“我要表揚謝家集區政務服務大廳戶籍7號窗口丁姓工作人員。”日前,市民張先生致電“12345”市長熱線,表達對政務服務工作的肯定。針對企業群眾辦事時遇到的難題,謝家集區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領導領辦、部門聯辦機制,累計破解13件“疑難雜癥”。窗口不僅接單“卡殼”事項,更倒逼部門梳理共性問題,從源頭消除辦事“暗礁”。
“加減乘除不是數學題,而是檢驗政務服務的應用題。”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企業群眾需求,把營商環境的“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記者 蘇 強 通訊員 郜婷婷 江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