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里面的一首詩,詩人通過選取菜花等景象,抒發對鄉村田園風光的無限情懷與對春天的熱愛。
近日,記者在鳳臺縣采訪時發現該縣庭院經濟甚是火紅。“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城市市區里居住,但是老家房前屋后的幾分閑置地一直都沒有拋荒。每到秋季,我都栽上油菜,次年不僅能享受到春天的味道,還能收獲幾百斤菜籽。”鳳臺縣關店鄉趙埔村村民趙君邊欣賞院子周圍種植的油菜花邊開心地對記者說:“節假日帶著家人回到老房子住上幾日,感受鄉間的樂趣,覺得身心愉悅。花叢里,一只只可愛的小蜜蜂,追逐著、嬉戲著,忙碌地采著花粉。一陣微風吹來,一股迷人的芳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情舒暢。這片美麗的油菜花,為房前屋后增添了光彩。”
通往關店鄉陳廟村的南北路兩邊,金黃色的油菜花綻放美麗的花朵,來往的行人無不被這濃濃的花香留戀,他們花前打卡拍照,用微信、朋友圈把家鄉美麗的景象上傳給親朋好友,美美共享。“道路兩邊,溝渠壩上,村民充分利用,不讓土地空著,種植油菜不僅增加了收入,還體驗到了春天的樂趣。”村民王玉戶告訴記者。
前老村后老自然莊涉及老村莊面積有780多畝,不少老宅庭院出現閑置現象,為了開發利用好這些庭院資源,前老村重新進行規劃改造,動員村民發展油菜種植以及其他經濟作物,并建起蛋雞養殖基地,讓老村莊閑置地變成了香餑餑、聚寶盆,為農民增收帶來了新機遇。
“我們鄉在保護耕地紅線的同時,重視對老村莊閑置地的改造,通過復墾政策,提高村民節約土地意識等措施,擴大了種植面積,增強了鄉村振興動力。油菜花開美化了鄉村環境,提升了村民生活檔次,既盤活了閑置地利用資源,又激活了庭院經濟一池春水。”該鄉紀委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鳳臺縣關店鄉鄉村還制定獎勵政策,鼓勵村民整合庭院資源,把廢棄的荒水荒塘填土造田,種植油菜、果蔬和其他農作物,做到家家無閑地,物盡其用,增產增效。鄉村農技人員及時把適宜品種廣泛推廣,管理服務到院到戶,田頭解決群眾技術難題,為奪取油菜豐收奠定技術保障。全鄉有4000多畝村莊內外、房前屋后庭院土地得到開發利用,每年創經濟收入600多萬元,成為提升農業產值農民增收的潛力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
大程村退休教師程守軍把老宅整理出來一畝多地,全部栽上了櫻桃、梅子樹、油菜花,他帶著孫子孫女一邊賞花,一邊教他們關于古人描寫油菜花的詩句,“瞧瞧俺家的庭院多么好看,這讓我享受到了家鄉美景和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他陶醉在油菜花開的春天里,還饒有興趣地向人們分享庭院勞動給他帶來的好心情。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