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淮河文化漫談(第六季) > 故鄉,建了座新雕塑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故鄉,建了座新雕塑
【字體: 】 發布時間:2025/2/7 10:38:2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的故鄉壽縣,古稱壽州,去年春天建了座新雕塑。

故鄉是淮河岸邊一顆閃亮的明珠,也是美麗而悠久的歷史古都。古詩云:“壽州山巍峨,風景絕世佳。古樹參天立,翠竹拂云摩。”故鄉的山山水水總令我魂牽夢繞。

去年夏初,在省城寄居了兩個多月的我,才得以回到故鄉。漸近故鄉時,小城的建筑樓群、縱橫的道路掩映在赤橙青綠的樹木中。當我行至游客中心時,抬眼一望,不禁驚詫起來,前方不遠處,一尊紅色火炬似的雕塑,高高地聳立在道口,隔著車窗往外看,內心萬分激動。

第二天清早,我健步來到這座雕塑前,仔仔細細觀賞起來。它占地約三畝,高近三十米,雕塑的上部是一盤旋向上舞動的黨旗造型,像一盞熾烈燃燒的火炬,下部是圓柱體,直徑約十米。圍繞柱體雕刻著壽縣的革命史和地方文化。依次是瓦埠怒潮篇,刻記了安徽最早的黨組織中共壽縣小甸特支成立后,發動領導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動;抗戰團結進步篇,記述了壽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民族救亡運動;再立新功篇,反映解放了壽縣人民耕天耘地,所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再次是文化篇,記載了壽縣楚風漢韻悠久而深厚的歷史。

感謝這座雕塑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它更增添了我對家鄉的熱愛和希望。

小城,留給我的不再是古城墻、城樓、青石板的底色,悠久而滄桑的古都,有了這尊雕塑,好像變得年輕起來,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氛圍也越發濃烈。

壽縣,這個飽受戰爭創傷的軍事要地,新中國成立后,又連年遭受自然災害的魚米之鄉,歷經七十多年的建設奮斗,終于迎來了厚積薄發,而此時,更需要全縣人民繼續發揚先烈的奉獻精神,秉持一種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的工作態度,充分利用當地文化資源,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我想這就是創建這座雕塑的含義吧。

或許,雕塑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和標識。城市的規模大小不同,功能不同,特色也就不同,而最能代表一座城市文化內涵的莫過于那引人注目的雕像。

曾記得,家鄉小城過去每在一個特殊時期,便會建一座雕塑。壽縣位于淮河中游,古往今來非澇即旱,為根治自然災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在老汽車站的門前通往官亭街的路口,建了座楚相孫叔敖的雕像,以此鼓勵南來北往的人們發揚古人的治水精神,根除災害,齊心協力建設家園。上世紀末,全縣掀起了宣傳古城文化熱潮,人們便在明珠大道與壽六路交匯口,建了座“金字型”雕塑,塔尖上按東南西北分別寫著四個城門的名稱,既方便了人們交通,又形象地宣傳了古城。近十多年來,文旅熱潮方興未艾,古為今用,楚文化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為弘揚春申君黃歇那種包容、開拓、創新的精神,人們在新城區建立了春申廣場,并在廣場中央建了座春申君雕像。當你從廣場經過,就會看到春申君黃歇乘著馬車為國家事業奔波忙碌的情形,令人感佩不已。

雕塑是一座城的文化名片。當你到了一個城市,摩天的高樓、寬闊的大街、川流不息的車輛,也許都不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當你偶爾看到那個城市的一尊奇異的雕塑,便久久難以忘記。因為那雕塑好像只屬于這個城市,或者說是這個城市的象征。改革開放以來,淮南市城區變化日新月異,我經常往來于謝壽之間,每每路過那座名曰《開拓者》的煤礦工人雕像時,都會深情地看一下,那是1984年建的,在那矗立了四十余年,市區很多建筑物被拆除,而那座雕塑卻屹立如初,因為它是記錄淮南工業化城市的象征。

雕塑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無論世事怎變遷,人們依然會陪伴它守護它。壽縣的今天,不再像過去那樣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但孫叔敖的雕像依然聳立在古城,面對著來來往往的人們,與人們一起分享著美好的生活。

現在,有了這座新的雕塑后,人們常常在雕像前打卡留念,舉辦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相信它也會久久地矗立在那里,對于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來說,雕塑是他們共同記憶的載體,是他們情感共鳴的橋梁,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溫暖和歸屬感,成為他們心中的一座座豐碑,引領并鼓勵著人們勇往直前,走向更美好燦爛的明天。

(時本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故城县| 襄垣县| 达拉特旗| 房山区| 济阳县| 翁牛特旗| 沙湾县| 遵义县| 宁陵县| 湘潭县| 延津县| 石楼县| 柘城县| 永年县| 桃江县| 本溪市| 吉首市| 岳西县| 临邑县| 叙永县| 澄江县| 疏勒县| 侯马市| 开原市| 阿克苏市| 通许县| 遵化市| 富平县| 腾冲县| 和林格尔县| 兰州市| 新龙县| 安溪县| 启东市| 丁青县| 宜州市| 灌南县| 安陆市| 山丹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