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 2024年我市空氣質量多項指標位列皖北第一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2024年我市空氣質量多項指標位列皖北第一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12/25 16:07:3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底色更純、含金量更足,翻開淮南藍天答卷,一組組數據格外吸睛——2024年我市空氣質量多項指標位列皖北第一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24年淮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1月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71,皖北6市排名第一。其中:PM_2.5濃度37.0微克/立方米,列皖北第二;PM_10濃度61.0微克/立方米,列皖北第二;優良率為78.8%,列皖北第一;O3-8h平均濃度161.6微克/立方米,列皖北第一;重污染天數1天,同比減少4天。由此可見,淮南空氣質量持續穩定向好。

從奔向“天空藍”到留住“天空藍”,持之以恒打好藍天保衛戰,淮南的腳步從未停歇。

面源污染減排再提升

鳳臺發電廠煤場封閉改造項目招標完成,即將施工;平圩發電廠煤場封閉改造項目正在建設;田集發電廠一期煤場封閉改造項目已建成,電廠煤場封閉改造項目建設步伐加快。

道路揚塵治理再加碼,今年以來,洗掃車出動39895臺次,灑水車出動69110臺次;國省道路出動灑水車輛1252臺次,灑水約4.13萬噸;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聯合持續開展常態化高排放車輛路檢路查與入戶抽查專項行動27次,人工檢測機動車385輛。

在全市創建“縣區有規模化利用企業、鄉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站點”的“三級”秸稈收儲運體系,全市共建設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102個,做到糧食主產區全覆蓋,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產業綠色發展再提升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堅持依法依規審批,鼓勵對污染較小,符合“三線一單”及規劃環評的項目,建立完善的環評審批正面清單。不符合法律法規的項目環評一律不予審批。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無“兩高”項目審批。

引導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認真組織對39個重點行業開展績效評價,對16個涉VOCs行業實施差異化管控,科學精準制定應急減排措施。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實施差異化管控。2024年,申報績效提級企業61家,其中B級37家、引領性企業16家。

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多輪“散亂污”企業排查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計排查“散亂污”企業28家,均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交通運輸優化再提升

深入推進營運柴油貨車專項整治,2024年截至目前,全市營運貨車(4.5噸以上)保有量2.2萬輛,其中國三及以下營運貨車保有量472輛,已動員160臺老舊營運貨車至拆解公司,已核驗并拆解150臺,發放補貼資金314.5萬元。

積極推動“公轉鐵”“公轉水”,珍珠綜合碼頭已完工,大通洛河作業區港口物流園已完成碼頭水工主體結構和港區道路,淮南港3號水上綜合服務區已完成水工建筑物主體和港池疏浚工程,鳳臺新港綜合碼頭正在進行樁基施工。

加大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力度,今年以來,新增使用新能源公交車222輛、出租車336輛、輕型環衛車17輛,占比分別達到100%、96.27%、79.23%。東辰集團新能源重卡換電項目已投入運營。

監管執法能力再提升

構建了微站網格化監管體系,在鄉鎮政府所在地、重點企業、主要道路、建筑工地、港口碼頭、物料堆場等場所建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605個。安裝了40套出租車走航監測設備,定量分析道路揚塵高值區域。安裝了2臺激光雷達設備,定性識別污染源。建成了OBD在線監測和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全市安裝OBD2000套、黑煙車與尾氣遙感抓拍設備14套。

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提出PM_2.5和O3污染協同防控“一市一策”綜合解決方案,切實提升我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可持續支撐能力,助力提升科學治污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計推送溯源分析報告5份,污染貢獻敏感企業608家次。

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今年以來,我市與周邊地市共經歷多輪重污染天氣過程影響,為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先后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或橙色預警,減少內源污染物排放。

(記者 周 玲)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石桥市| 昌江| 肥城市| 定边县| 基隆市| 西城区| 南和县| 剑川县| 武穴市| 元江| 宜昌市| 灵武市| 丹江口市| 永吉县| 安顺市| 吴忠市| 普陀区| 鲁山县| 栾城县| 甘孜| 巴彦县| 岳阳县| 永丰县| 丰城市| 河曲县| 中阳县| 临漳县| 海晏县| 马龙县| 甘谷县| 渝北区| 安福县| 曲麻莱县| 金湖县| 青河县| 静安区| 南丰县| 隆德县| 中超| 江都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