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碼”繪就幸福八公山亮麗底色
——八公山區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以來,八公山區緊緊貼近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把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動45項民生實事落地生根,65項指標踐行見效,不斷為民生“加碼”、為幸!凹铀佟、為生活“加溫”,繪就了幸福八公山的亮麗底色。
夯實民生之本,穩就業托起群眾幸福感
“我一直想找一個離家近的工作,剛才有家企業提供的崗位挺合適我的,待遇還不錯!苯衲10月23日,在山王鎮南塘村舉辦的“‘就’在金秋‘職’面未來”專場招聘會現場,李先生高興地告訴我們,能在家門口找到心儀的工作,真是太好了!
為了給企業和求職者搭建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就業服務平臺,八公山區組織了此次專場招聘會,邀請轄區內的食品制作、機械制造等多個行業的十余家企業參會,現場人流如織,各企業展位前均有求職者駐足咨詢,工作人員詳細回答求職者們提出的問題,闡述企業崗位信息及各項工資和福利待遇。
專場招聘會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題,也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和求職者的雙向需求,帶動更多本地群眾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八公山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區堅持就業優先,深化“家門口”就業行動,高質量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加強對就業困難群眾幫扶,開展各類招聘會131場,開發就業見習基地30家,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參加見習13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17萬元,扶持創業實體51戶,越來越多人實現了穩定就業。
老年助餐點,讓老年群體暖胃更暖心
“現在社區食堂的飯菜品種多,色香味俱全,非常符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12月10日中午,在八公山區新莊孜街道團結社區食堂老年助餐點,社區居民宋爺爺點了一葷兩素的菜品,高興地說:“我經常來這打飯,走路5分鐘、只要掏6元錢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真是方便又實惠!”
小食堂連著大民生,“做飯難”“吃飯難”是困擾很多年邁老人的難題。為了滿足老年人居家就餐需求,八公山區扎扎實實為老年人辦“食”事,打造老年助餐服務暖心工程,用“一餐熱飯”的溫度,提升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
“今年以來,我們區不斷鞏固省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示范區創建成果,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八公山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老年助餐是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八公山區將強化政策指導,采取更多溫暖的舉措,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吃到“幸福味道”。
醫療救助制度,讓困難群眾有“醫”靠
“還是國家醫保政策好!如果沒有醫療救助政策,我根本沒法繼續治療!奔易“斯絽^山王鎮71歲的低保戶陳大爺深有感觸地說,原來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他因為腦出血多次住院,花費了大約12萬元的醫藥費,在經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報銷后,他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只有1.1萬元。
當時得知低保戶陳大爺住院后,醫保工作人員就耐心細致地為其家人講解醫療救助各項政策,及時幫助申請醫療救助,最大程度緩解他們的經濟困難。“醫保和民政工作人員太貼心了,主動打電話囑托我帶好各項資料,幫我們一次性辦理這個醫療救助!标惔鬆敻屑さ卣f,因為看病花費多,工作人員還幫助他申請了臨時救助,可以讓他安心地進行后續治療。
今年以來,八公山區加強部門聯動,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管理機制,打通數據間壁壘,推進醫療救助精準化管理,定期接收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推送的困難群眾信息,及時將調整的身份信息維護至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確保困難群眾及時享受醫療救助待遇。
八公山區醫保局負責人介紹說,2024年以來,八公山區共醫療救助7359人次,資金支出344.77萬余元,其中手工報銷支付資金達11.58萬余元,救助8人次;享受“一站式”結算7352人次,直接結算資金支出335.67萬余元。今后八公山區將繼續廣泛宣傳動員,加強部門聯動,積極推進醫療救助各項政策的落實,確保困難群眾能夠及時享受醫保政策待遇,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通訊員 胡 捷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