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檢”之力 護企遠航
——全市檢察機關扎實推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助力高質量發展
市人民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今年3月率隊到田家庵區開展“檢察護航企業發展,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座談會,通報檢察機關服務企業工作情況,與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傾聽企業家心聲。全市兩級檢察院積極貫徹落實“我與檢察長面對面”制度,對企業家通過信、訪、網、電等多種途徑提出約見申請的,做到100%及時安排,100%及時回復答復。今年以來,全市兩級檢察機關共接見企業家30余人次,推動解決法律問題30余個,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主動上門傾聽企業家心聲是全市兩級檢察機關扎實推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今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全面落實最高檢和省檢察院部署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不斷提升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履職質效,營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護航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多層推進,筑牢專項行動“主陣地”
全市檢察機關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形成涵蓋“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網絡。制定《淮南市檢察機關“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兩級檢察院均成立以檢察長為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層層壓實責任、穩步推進,開展政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涉企民事執行專項監督等多個專項活動。
“我們專門制定了《淮南市檢察機關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創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聚力打造檢察‘護商、安商、暖商’三大工程,細化提出二十條具體措施!笔腥嗣駲z察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市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保護,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多管齊下,實現辦案質效“雙提升”
今年1-10月,全市檢察機關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295人,起訴企業關鍵崗位人員職務侵占、挪用資金、受賄等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涉企犯罪15人,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078.67萬元,以檢察履職促進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場環境。
落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要求,全市檢察機關嚴厲懲治破壞營商環境犯罪,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以法治力量護企安商。
護航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我市檢察機關今年以來依法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53人,對依法不起訴的9件知識產權案件,及時向行政機關移送行政處罰線索,既保障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落實,又完善了“兩法銜接”配套措施,避免了“不刑不罰”現象。其中6件涉及跨省辦案,與江蘇、山東、廣東的檢察機關、市場監督管理局溝通協商,創新辦案方式,跨區域提出《檢察意見書》,確保有效銜接,凝聚共治合力。與此同時,還打造“知檢合一”工作品牌,綜合運用打擊犯罪、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方式,護航企業走穩創新發展之路。此外,全市檢察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審慎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對涉案企業慎用“查扣凍”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刑事司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措并舉,架起檢企交流“連心橋”
為滿足企業對法治服務、對優良營商環境的更高期待和更大需求,市檢察院指導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和田家庵區檢察機關積極在轄區內工業園區設立“檢察護企工作站”。謝家集區檢察院派駐8名法治副園長,為園區內各類市場經濟主體提供精細化法律服務;八公山區檢察院組織企業家代表建立線上工作群,企業有關訴求直接群內反映,檢察機關快速處理;田家庵區檢察院以工作站為平臺積極約見企業家代表。
協同發力,送法進站,做優做實企業法律服務,護航高質量發展。全市檢察機關綜合運用“四大檢察”監督合力,做優刑事檢察,持續推進涉企刑事掛案清理,監督清理掛案35件,讓市場主體輕裝前行。加強企業內部腐敗治理,組織企業管理人員職務犯罪庭審觀摩評議活動5場,參與企業代表超過500人次。做強民事檢察,平等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持續加強對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執行案件及涉企虛假訴訟等行為的監督,辦結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29件。做實行政檢察,助力推進依法行政,穩妥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督察監督工作。
為了提升護航企業發展能力,全市檢察機關針對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一方面舉辦專項行動業務練兵,組織27名業務骨干模擬對涉企案件刑事偵查卷宗進行審閱,全面提升刑事檢察隊伍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舉辦公檢法律同堂培訓,推動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同時,緊盯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遇到的實踐難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對淮南市公檢法律業務骨干近80人開展同堂培訓,以共學凝共識促共進,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企案件奠定堅實基礎。(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