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 循楚漢文化 “著”鄉村之名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循楚漢文化 “著”鄉村之名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11/20 9:42:2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壽縣以楚漢文化為鄉村地名之魂,推動省級“鄉村著名行動”先行區建設走深走實——循楚漢文化 “著”鄉村之名

人依地棲,名以存志。地名,是一方百姓與腳下土地最直接而深刻的連接之一。

壽縣是千年古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漢文化匯聚之地,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自開展“鄉村著名行動”以來,壽縣以楚漢文化為鄉村地名之魂,圍繞全面加強鄉村地名管理、繁榮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務等方面,推動地名文化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著力構建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鄉村地名管理服務體系。2024年6月,省民政廳印發《關于確定省級“鄉村著名行動”先行區名單的通知》,確定壽縣等16個縣(市、區)為省級“鄉村著名行動”先行區。

立足楚漢文化,守好“著”名底蘊

保護傳承地名文化遺產。壽縣成立地名專家組,通過論證評估、研究確定和社會公示等程序,將44條歷史文化底蘊深、具有重要傳承價值的地名納入第一批地名文化保護名錄。依托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編著的《淮南子》,建立壽縣地名采詞庫,共采詞1046條。推進壽縣古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安豐塘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加快《壽春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壽春城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等規劃編制以及古城、古鎮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建設。

挖掘地名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時苗留犢”“編笆接棗鋸樹留鄰”“趙匡胤困南塘”等歷史人文典故,弘揚保護此類典故衍生出的留犢祠巷、涂家巷、無蚊巷等歷史老地名。通過啟用壽春公園、芍陂路、通淝橋、楚都大道、紫金路等一批反映壽縣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的新地名,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新地名中,不斷賡續地名文脈。

講好地名故事。組織專家學者,發揮“五老”作用,編撰出版《壽縣地名故事》,收錄地名故事258篇。依托市民政局微信公眾號“淮南地名故事”專欄,開設“壽縣地名文化宣傳”公眾號,發布千年古縣、古鎮和紅色地名等系列地名故事23期,宣傳壽縣地名文化。通過打造地名文化廣角,展示地名文化和鄉風鄉韻,讓群眾“知”名,鄉村“揚”名。

多點發力推進,打好“著”名根基

部門聯動聚合力。建立地名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民政、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等22個部門職責,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牽頭協調作用,按照“統一監督管理、分級分類負責”原則,成立工作專班,共同推動鄉村地名命名更名審批和備案公告制度落實。

規范命名強基礎。開展鄉村居民點、街路巷、公共服務設施等地名命名情況排查,進一步梳理和摸清鄉村地名命名現狀,對35條不規范地名進行更名,新命名望春湖路、永安路、民生巷等街路巷21條。制定鄉村標準門牌設置操作等規范,不斷提升鄉村地名公共服務規范化水平。

深化服務助發展。將縣、鄉、村地名文化信息、特色產業、旅游景點、便民服務等相關內容通過二維碼融入地名標志,共設置智慧門牌1200余戶,智慧街巷路牌30余個,使地名標志成為展現鄉村風貌的獨特名片。根據最新的國土空間規劃圖,編制地名方案,將已堪定的行政區劃界線、自然地理實體等各類鄉村地名數據進行圖上展示,使用GIS地名信息系統編繪“一張圖”,為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文化和旅游等部門提供詳實、規范、標準的區劃地名信息服務,助力鄉村建設和發展。

彰顯地名價值,轉化“著”名成果

以采集上圖便利生產生活。在網易發布“家鄉地名我來添!壽縣民政邀您為壽縣著名”推廣信息,印制宣傳單頁張貼至各“村務公開欄”,并依托國家地名信息庫和互聯網地圖,發動村(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對鄉村居民點、街巷路、旅游景點等地名信息進行采集上圖。累計采集上傳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家樂、采摘園等惠農助農興趣點信息542條,方便群眾出行導航、快遞進村、山貨進城。

以地名文化助力文旅發展。注重地名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與省作協、省電視臺等合作,開展建設一座書院、撰寫一套圖書、拍攝一部紀錄片、編演一臺大戲、唱響一首歌、活化一座古城等系列活動。以實施“千萬工程”為引領,大力弘揚壽縣優秀地名文化,建成美麗鄉村中心村156個,打造旅游重點村10個,瓦埠、正陽關、隱賢三個千年古鎮保護利用成效明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壽縣入選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壽春鎮、八公山鄉入選全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鎮。

以地名元素賦能產業振興。推動地名元素與特色農業品牌有機結合,提升“壽縣白鵝”“八公山豆腐”“瓦埠湖銀魚”等綠色特色農產品價值,其中八公山豆腐等3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同時,發揮各行業主管牽頭作用,實施“地名+農業品牌推廣”,將農產品品牌信息融入數字地名標志,錄入數字地圖,推動更多優質農產品進城。

一個鄉村地名,是一扇讀懂壽縣的窗口。下一步,壽縣將嚴格按照民政部“三步走”“六個一”要求,繼續以建設省級“鄉村著名行動”先行區為契機,深入挖掘保護傳承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務與應用,擴大壽縣千年古縣地名文化影響力,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李慧君)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景德镇市| 成武县| 惠安县| 彭水| 特克斯县| 永德县| 保靖县| 泸州市| 平远县| 临武县| 开原市| 宣汉县| 迁西县| 红安县| 调兵山市| 荥阳市| 桓台县| 连州市| 福泉市| 台北县| 二连浩特市| 修文县| 农安县| 新竹县| 雅江县| 泗阳县| 寿宁县| 乐清市| 扎囊县| 竹北市| 博罗县| 焉耆| 安多县| 桂平市| 故城县| 万州区| 武汉市| 凉山| 长兴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