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扎實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確保人人參保有“醫”靠、家家健康享平安——醫保更具“含金量” 撐起百姓“幸福傘”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大通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了基本醫保全覆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各項醫保待遇水平適當提高,在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支持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通區作為市級統籌區,已同步形成基本醫保保基本、補充醫保保大病、醫療救助托底線的三重保障制度體系,梯次減輕參保患者就醫負擔。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鄉全體就業和非就業人口,公平普惠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需求,大病保險解決醫療費用高、個人負擔重問題,醫療救助解決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問題。2019至2024年,基本醫保參保率在95%以上,居民醫保住院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醫保在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加強組織協調,確保應保盡保。大通區建立了醫保、稅務、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等部門聯動機制,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及時掌握城鄉居民參保情況,共同推進城鄉居民參保擴面工作,確保應保盡保。加強業務培訓,通過醫保培訓、工作督導、微信群,對全區村、社區代收人員進行業務指導,提升征繳業務、醫保政策和系統操作水平。簡化城鄉居民參保登記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方便居民參保。拓寬繳費渠道,暢通社區、村網格化醫保服務,方便居民咨詢和辦理參保業務,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可以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同時,不斷拓寬宣傳渠道,通過宣傳貼畫、折頁、廣播、網格員群、社區公告欄、醫藥機構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包括參保范圍、繳費標準、報銷比例等,提高居民對醫保政策的知曉度。在社區、鄉村、醫療機構、企業等場所,舉辦醫保政策集中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解答居民疑問,提高參保積極性。
緊抓參保擴面,資助參保“免審即享”。大通區通過系統比對下發未參保數據,多方匹配人員信息,精準定位未參保人群,通過上門走訪、電話通知等方式,主動聯系未參保人員,動員其參保。截至目前,大通區共有9052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完成任務數的96.31%。同時,精準核實特殊人群身份信息,建立臺賬。每年征繳期無需參保對象主動申報,特困人員直接免費參保、低保人員需繳納個人承擔部分的10%,動態監測對象需繳納個人承擔部分的50%,即可完成參保手續,做到符合資助參保的救助對象資助參保“免審即享”。2024年,大通區資助特困、低保、動態監測對象參保3103人,資助參保金額107.247萬元,參保率達100%,實現應保盡保。
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做好202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2024年各級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居民醫保參保繳費補助力度,同時居民個人繳費增幅適當降低,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分別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每人每年分別不低于670元和400元。 根據《大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25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征繳工作的通知》,2025年度全區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統一為400元/人。
“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征繳政策有新變化,《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設置了‘兩個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變動等待期。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等待期3個月。未連續參保的人員,每多斷繳1年,在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大通區醫保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25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繳費期限原則上為202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鑒于外出務工春節集中返鄉實際,繳費時間可以延長至2025年2月底。延長期內僅限外出務工人員憑務工證明材料參保,征繳期結束后,不再進行征繳入庫工作。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參加當地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分類資助,對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對低保對象給予90%定額資助,過渡期內,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給予80%定額資助,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給予50%定額資助;城鄉殘疾人均免費屬地參保。剩余費用由個人按規定繳納。
人人參保有“醫”靠,家家健康享平安。據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和大病保險待遇,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包括普通門診、慢特病門診和住院醫療保障待遇等。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人員,即納入大病保險保障范圍,按規定享受大病保險待遇。目前,大病保險籌資從居民醫保累計結余基金中劃轉,個人不需要新增繳費。
為方便城鄉居民交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大通區2025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征繳繼續沿用“政府統一組織,多方協作配合,集中征收或委托代收”等方式,繳費方式包括線上繳費,繳費人可登錄支付寶、皖事通APP或關注“安徽稅務”微信公眾號完成參保繳費;委托代收,個別不具備線上繳費條件的,繼續委托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等為代收單位,保留線下現金繳費渠道,同時為滿足部分繳費人電子支付需要,在各代收點繼續開通微信掃碼繳費通道;窗口繳費,新生兒落地參保繳費分別在縣(區)政務中心稅務窗口和醫保經辦機構窗口完成。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