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中院加強商事審判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充分發揮商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妥善化解各類商事糾紛,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
切實強化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審判自覺,牢牢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把做好商事審判工作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結合起來,認真貫徹落實政法工作條例,圍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等,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等,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持續推動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關營商環境、案案都涉營商環境”的服務大局意識。
持續更新司法理念,引領干警樹牢“抓前端治未病”“雙贏多贏共贏”“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的新時代司法理念,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范的辦案理念,以市場自治為原則,以司法適度介入為手段,嚴格公正司法,確保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緊扣商事主體需求,著力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進退有序的競爭環境、守信踐諾的誠信環境,維護各類商事主體合法權益。
立足審判職能,履行審判職責
妥善辦理合同案件,2022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審理各類合同案件48000余件,加大對違約失信行為的制裁力度,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司法供給,積極服務新興產業壯大。妥善審理股權融資等新類型糾紛案件,2022年以來依法審理涉股權等糾紛案件300余件,推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揮金融審判職能作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堅持黨委統籌,用好府院聯動機制,2022年以來,全市法院共辦理破產案件近300件,堅決扛穩“保交樓,穩民生”政治責任,科學推進破產處置工作,加強監督指導,推動成立破產管理人協會并設立互助資金,上線“破產審判一體化辦案平臺”,深化制度創新,加大簡易程序適用力度,切實抓好破產審判,有效挽救陷入困境的企業,推動僵尸企業出清。
牢固樹立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理念,抓實案件辦理,2022年以來共審理知識產權案件1700余件,對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為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推動品牌戰略實施。健全審判機制,實行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審判,推動以案釋法,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選取典型案例開展巡回審判,主動接受監督,促推開展專項治理行動。轉變工作理念,開展“轉作風、促規范”執行活動,推行陽光執行,強化三統一管理,重點突破拖欠企業賬款、涉金融、涉民生等各類執行案件,2022年以來共執結案件45000余件,提升司法服務效能,審慎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抓實涉外商事審判,2022年以來審理涉外商事案件5件,積極營造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
深化配套改革,加強隊伍建設
牢固樹立“大管理觀”,努力追求“一審、首執即一次性解決問題”,推動矛盾糾紛一次性實質化解。壓緊壓實責任,加強業務條線監督指導,定期開展商事審判條線數據會商,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做實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管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市司法局等單位共同召開全市金融保險糾紛調解工作聯席會議,深化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推動抓好金融糾紛源頭治理;探索建立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大力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及時回應企業司法需求。抓實商事審判業務能力建設,做實常態化交流鍛煉,加強員額法官教育培訓工作,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商事審判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記者 梁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