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實履行職責使命 筑牢守牢安全底線
——訪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軍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市應急管理局將把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自覺把應急管理工作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思考、謀劃、推動,忠實履行職責使命,堅定不移落實落細改革措施,為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線。”近日,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軍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徐軍林告訴記者,將在夯基固本保安全上持續發力。堅定不移落實全會關于“完善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和責任倒查機制”要求,建立“提示提醒+集中整治+幫扶指導+督導問責”工作體系,重要時間節點“點對點”提醒縣區、部門抓好關鍵環節安全防范。建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1+11+30”風險防控體系(即1個總體方案,11個縣區方案,30個具體行業領域子方案),組織各級檢查企業11425家,查出重大隱患529處。組建全市應急管理專家組,涵蓋煤礦、危險化學品、燃氣、建筑施工等11個專業組291名專家,為安全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專業保障,幫扶化工園區開展創D工作。深化安全生產季度督導,組織對各縣區(園區)開展2輪次全覆蓋督導,發現建筑施工、消防、電動自行車、自建房等問題隱患329條,重大事故隱患6條。下一步,將聚焦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城鎮燃氣、城鄉危舊房、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醇基燃料、電動自行車等新興領域,學校、醫療機構、實驗室等細分領域,實施“一行業一策”精準治理,建立全領域覆蓋、全鏈條管控、全過程監管的工作機制,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徐軍林表示,將在完善機制上持續發力。堅定不移落實全會關于“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體系”要求,形成“聯合值守+密集會商+統籌調度+緊急‘叫應’”等工作機制。防汛關鍵期,啟動部門應急聯合值守,應急、水利、住建、氣象等8部門專人駐守市應急指揮中心。科學研判災前、災中、災后防范應對重點,召集部門動態會商。發揮減災救災委員會等議事協調機構統籌作用,兩輪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期間,協調出動各類除雪鏟冰機械設備9513臺次,投入專業搶險隊伍165527人次、社會應急隊伍10309人次,使用融雪劑6708.5噸。印發《淮南市防汛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工作機制》,明確防汛預警“叫應”全環節工作流程;對全市重點部位、重點人員再次摸排,梳理統計低洼易澇區域群眾1916戶;防汛響應期間,提前轉移低洼地等受威脅群眾2436人。下一步,將持續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邊總結邊提升,在實戰中持續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處置保障機制,做好人民群眾的“守夜人”。
徐軍林說,將在綜合防范上持續發力。堅定不移落實全會關于“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要求。建立“信息化保障+立體化防范+普及式宣傳”事前預防體系。推進市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化項目建設,“橫向”接入公安、水利等部門3萬余路視頻監控信號,“縱向”接入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企業視頻監控信號,采購天通衛星設備132部,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保障“三斷”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能力。建立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的災害風險隱患排查隊伍1438人。推動形成壽春鎮“兩體三維”、祁集鎮“雙防三建”應急管理體系。組織40余家單位開展“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運用“案例教育法”,分批次、分層級組織市、縣、鄉、村4級83173人觀看《安全生產責任在肩》警示教育片,創新開展抖音短視頻大賽,收到參賽作品40余個,抖音話題播放量近120萬次。下一步,將構建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災害防治體系,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全面提升。
(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