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 奮力譜寫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訪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程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站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明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和具體任務,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程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按照全會戰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聚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和高品質旅游強省建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我們將持續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程昊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全市開展了“送戲進萬村”“大地歡歌 舞動江淮”廣場舞聯賽匯演和展演系列活動,打造了一村一品“鄉村春晚”品牌,持續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下一步,將進一步下移重心、下沉資源,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硬件”和“軟件”建設,推動“群眾點單”和“政府買單”更好對接,推動“送文化”與“種文化”有機結合。
“我們將持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重點聚焦武王墩墓考古發掘等任務,做實做細考古發掘保護。”程昊說,今年完成了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前期文物保護和各項保障設施建設,推動成立了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管理委員會。舉辦了“淮南地區出土楚文物特展”,邀請考古發掘專家進行楚文化專題講座,引發強烈社會反響,掀起了“全民圍觀”武王墩考古發掘的熱潮。下一步,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文物傳承、文物利用、文物展示、文物宣傳等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不斷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我們將持續發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通過深化改革,做大做強做實文旅項目,做深做細做精‘+旅游’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把楚文化旅游核心區打造成為淮南最主要名片。”程昊告訴記者,今年組建文旅控股集團后,統籌實施了包括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設施、武王墩遺址博物館、九龍崗歷史街區等文旅項目建設,承辦了第三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文化和旅游產業對接會。全市招引文旅產業項目54個、總投資125.481億元,投資運行增幅2020.8%。
“我們將持續激發旅游市場熱度活力,優化配套服務,做精旅游產品,通過項目建設、市場開發、對外推介,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提速提質增效。”程昊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先后推出了“文旅惠民消費季”一系列文旅促消費政策、產品和服務,發放文旅消費券290多萬元,打造了一批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安徽省休閑旅游精品示范村”等旅游精品工程;全市景區、星級飯店、劇院等對外旅游服務質量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637.9萬人次,旅游收入1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18.7%。
程昊說,將持續做靚文旅品牌,堅持多方合作,充分發揮“皖北文旅發展聯盟”“合六淮文旅聯盟”等優勢,聯合開擴市場。圍繞十大主題,積極開展“春游江淮”宣傳營銷活動,大力實施“引客入淮”行動。堅持創新引領,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智能技術在城市文旅傳播中的應用,推出以武王墩考古為主題的“楚王的秘密寶藏”等系列品牌欄目,多維度做靚淮南文旅品牌。
盛會強音,催人奮進。程昊表示,將緊緊圍繞構建“一線、三區、十點”的旅游空間發展格局,以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壽縣古城、八公山等為重點,加快建設楚漢文化旅游核心區,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智慧旅游,力爭到2027年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以文旅新業態蓬勃發展為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