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新面貌革出新活力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淮南樣板
——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束學叁
“學深悟透才能心領神會,明確要求才能知所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為美麗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首要的政治任務就是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理解把握全會精神內涵要義、改革要求,推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近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束學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束學叁說,學習全會精神目的全在于應用,全在于做好結合的文章,全在于指導實踐、推動改革。他告訴記者:“對于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來說,就是要對標對表,結合實際,聚焦領域突出矛盾,找準問題癥結,‘改’出新面貌,‘革’出新活力,加快美麗淮南建設步伐,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淮南樣板。”
束學叁表示,將在推動“三化轉型”上著力,讓綠色發展“快”起來。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積極推進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產業發展“低碳化”。聚焦煤碳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高效利用,抓好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重點培育低濃度瓦斯綜合利用、煤化工循環產業鏈、煤系固廢綜合利用等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示范項目,走出一條高碳城市向低碳發展的轉型之路。推動資源利用“循環化”。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做優做強先進光伏、新型儲能、氫能產業集群,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以列入省重點合作園區的煤化工園區和鳳臺經開區為依托,緊盯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招引一批優質上下游企業向淮南轉移聚集。推動污染排放“減量化”。加大技改和等量減量置換,著力削減污染源。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環評源頭防控作用,嚴把準入關口,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
束學叁說,將在打贏“三大戰役”上著力,讓環境質量“好”起來。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一是持續攻堅提“氣質”。聚焦工業源,鞏固燃煤電廠超凈排放改造,加快推進宏泰鋼鐵、德邦化工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創A、升B、減C、清D”提級改造;聚焦移動源,加大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加快推進國三及以下營運貨車淘汰,有序推進新能源重卡換電項目;聚焦社會源,開展揚塵污染“十達標”“餐飲油煙、惡臭和噪聲擾民”專項行動,管控好秸稈禁燒。二是精準防控凈“水質”。嚴格落實“一斷一策”,確保19個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加強入河排污口和工業園區污水排查整治,加大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聯防聯控力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持續對39個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開展監測。三是源頭治理穩“土質”。加強土壤重點監管單位環境管理,落實地下水分區管控;以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化處理為導向,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以“生態修復+文旅產業”“生態修復+光伏產業”為抓手,打造采煤沉陷區治理淮南新模式。
束學叁告訴記者,將在健全“三個體系”上著力,讓治理能力“強”起來。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健全環境監測體系。推動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管理信息化體系,充分利用遙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補齊織密監測網,推進“空天地”全方位一體化監測。健全風險管控體系。全面摸排治風險,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開展環境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格監管化風險,加大重點環境風險源企業監管力度,依法嚴肅處理環境違法行為;健全機制控風險,建立生態環境與應急、交通、公安等部門會商機制,做到早發現、早應對。健全信用監管體系。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聚焦環境信用評價、信用信息公示等內容,增強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和環境守法意識,推動企業踐行“綠色承諾”。(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