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派出所依托警民聯調、警校聯調、警企聯調工作機制,創新‘查、定、推、調、結’五字工作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余起,收到群眾送來錦旗、感謝信30余件,真正實現以‘警網融合+’向‘治理成效佳、警民如一家’的工作目標跨步邁進。”近日,市公安局山南分局三和派出所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三和派出所堅持“防為主、防為上”的理念,積極拓展“警網融合+”基層治理模式,著力探尋“警民、警校、警企”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公約數”,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感顯著提升。
警企攜手,共筑安全屏障
8月6日,市民賈大姐駕駛電動三輪車路過淮南高新區一處施工工地時,被大風吹起的圍欄砸中受傷,施工現場負責人殳某發現后及時救治,并撥打了三和派出所社區民警的電話。由于殳某發現及時、救治得當,在派出所警民聯調室,雙方僅用30分鐘便完成了調解。
殳某系某公司施工項目負責人,項目開工之日起,他便在三和派出所獲得了一個新的身份:企業網格長,負責項目運營期間治安和穩定工作,直接與派出所社區民警聯系,共同守護項目安全,直至順利完工。類似的企業網格長,三和派出所轄區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在建工地均有設立,警企攜手,為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擦亮“親清高新·警跟企盼”的名片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基層治理,矛盾不出網格
“陳警官,我們給你送錦旗來了。”近日,家住山南香樟苑小區的徐大姐拉住社區民警的手親切地說。“是啊,如果不是你,我們兩家的矛盾還不知道要拖到啥時候。”徐大姐的樓上鄰居郭大姐感激地說道。
今年6月,家住6樓的郭大姐家因為廚房水管爆裂,漏水滲到了5樓徐大姐家,致使部分家具、家電受損。郭大姐也知道自己家有錯,但兩家人因為賠償數額問題一直糾纏不清、吵鬧不止。7月底,網格員在入戶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通知了社區民警。兩人一起前往郭大姐家查看家具、家電受損情況,并分別和當事人進行了充分溝通調解,最終化解了這起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矛盾糾紛。
“警網融合+”基層治理模式實施以來,派出所民警帶領網格員在社區內開展巡邏防范、入戶走訪、排查糾紛、反詐宣傳等日常工作,在三和派出所轄區已成為一種常態,通過14名社區民輔警和100余名社區網格員,將治理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真正傳承和發揚了“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出網格”的“楓橋經驗”。
多部門參與,化解各類糾紛
“我有問題要反映,我被同學霸凌了。”近日,在三和派出所定期組織的“學生見面會”上,劉同學向民警反映。為了盡快查清事實真相,社區民警和學校保衛科工作人員一起忙碌了起來……
三和派出所治安管轄安徽省工業高級技工學校,淮南市職業教育中心、淮南市衛生學校、淮南市交通中等專業學校四所中職、高職院校,在校師生17000余人。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嚴防發生“霸凌”事件,深入了解學生在校生活、學習、心理狀態,三和派出所聯合淮南高新區教育、民政、婦聯等部門,定期前往四所院校舉辦“學生見面會”,拉近距離,傾聽訴求,真正幫助學生解決難題。
經過調查,劉同學所謂的“霸凌”不過是同學之間因為拌嘴引發的廝打,所幸沒有人員受傷。民警向劉同學科普了“霸凌”的定義,安撫了他激動的情緒,并迅速查明事實,對參與斗嘴、打架的同學進行了批評教育,當事雙方均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見面會”上公開握手言和,一場疑似“霸凌”的風波就此化解。
今年以來,山南新區分局通過實施“警網融合+”基層治理模式,推動高新區政法辦、黨政辦、教體局、城管局、婦聯等部門共同參與,推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余起。(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