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八公山區圍繞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建設,通過用活政策、創新思路、大膽探索,加快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增長、農民穩步增收、糧食穩產增產等重點工作,一幅瓜果飄香、產業興旺的“豐”景圖已在八公山下悄然顯現。
今年6月,走進八公山區山王鎮閃沖村桃園里,嬌艷欲滴的蜜桃掛滿枝頭,綠樹掩映間,鮮桃飽滿水嫩,惹人垂涎。果農朱麗娟在桃園里一邊采摘蜜桃一邊高興地介紹說,她今年種了五畝地的蜜桃,一畝地至少能賣5000元。
“閃沖村有著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宜發展經果林產業,我們積極聯系上級果樹站及農技推廣人員對閃沖村桃樹進行更新換代、技術指導,目前閃沖村僅水蜜桃種植規模已達1050畝,畝均產量達3000斤,有效提高了村民人均年收入!遍W沖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村香椿種植面積600畝、板栗種植面積1000畝、野茶種植面積30畝、大櫻桃種植面積100畝,經果林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以產業興旺領航鄉村振興。山王鎮全力發展林場村特色花卉苗木、丁山葡萄、南塘村竹蓀菌種植和閃沖村經果林產業等特色產業。其中,南塘村引進竹蓀菌種植技術并購買烘干設備,預計畝產干品150斤,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0萬元。
“我們鎮今年謀劃入庫集體經濟項目10個,涵蓋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特色種植、文旅康養等多領域多業態!卑斯芥傆嘘P負責人介紹說,2023年以來該鎮堅持政策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提升。2023年,全鎮1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29.11萬元,較前一年增加43.55萬元,同比增長7.5%,其中50萬元以上有6個村。
如何依托鄉土找準特色,深挖用活做大一方農業特色產業是八公山區相關部門積極探討的問題。該區聚焦綠色食品產業、肉牛產業、特色產業發展,積極謀劃產業項目,為鄉村振興加碼賦能。
發揮特色,做優做強綠色食品產業。今年以來,八公山區簽約高蛋白奶制品項目、預制菜生產線項目和杜阿姨2期項目,總投資約3.8億元。此外,投資3.1億元的八公傳奇綠色食品工貿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投資1億元的安徽淮湯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粉絲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5000萬元。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肉牛產業。該區制發“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實施方案,支持鎮、村做好秸稈收貯、肉牛養殖、疫病防控、戶糞資源化利用等工作,設立肉牛特色農產品保險,支持生產經營主體發展,今年上半年完成肉牛飼養量708頭。八公山鎮錢湖村與重慶碳友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肉牛養殖示范基地項目正式簽約,全部建成后養殖規?蛇_600頭以上。
深耕產業,凸顯優勢。八公山區用好上級資金扶持,持續發展豆制品產業,目前蔡洼村石磨鍋燒豆腐工坊項目完工驗收,沈巷村吳氏大作坊產能提升項目開展前期設計。持續拓展特色民宿,有序推進妙山村研學游品質提升項目和妙山、閃沖民宿產業配套提升項目。投入農業生產發展資金350萬元,用于支持八公山鎮產業強鎮建設和山王鎮張樓村鄉村振興標準化生產廠房項目,進一步扶持各鎮找準產業方向、優化產業結構,激活鄉村振興動力之源。
立足特色,發展鄉村庭院經濟。今年以來,八公山區堅持由政府引導,學習周邊縣區經驗,積極推廣微果園、微茶園、微菜園、微養殖園、微超市、微工坊、微農莊等適合農村女性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促進農村女性自主創業增收,打造農村居民穩定增收的新引擎。
動作頻頻,措施不斷,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八公山區正加快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業興、家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
“我們將繼續用好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機遇及‘八公山豆腐’品牌優勢,著力提升產業規;、品牌化水平。”八公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搶抓全市推動牛肉湯和高端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東風,大力開展“雙招雙引”,推進豆制品、牛肉湯、預制菜等產業做大做強,強鏈補鏈豐盈鄉村振興底色。(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