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學習觀摩、晚間分組研討,“學員提問+村干部解答”,在分享交流中學習優秀經驗,相互解答中共同提高。今年以來,我市在“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中,陸續舉辦了全市村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鄉鎮黨委副書記和組織委員示范培訓班,全市50名村黨組織書記、50名鄉鎮黨委副書記和組織委員參加培訓,共同學習研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通過參觀考察和各位同學間的研討分享,收獲很大。”壽縣張李鄉時寺村黨總支書記時鼐告訴記者,將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增加農民創收點,發展現代農業新亮點。
“毛集實驗區臧巷村的實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在實地調研中,鳳臺縣丁集鎮黨委副書記張國信坦言:要用創新的思維,將第一產業與二、三產業有機銜接起來,注重運用新時代“互聯網+”思維。
在觀摩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的過程中,鄉村面貌的巨大變化給鳳臺縣岳張集鎮大公村黨總支書記高懷勇帶去了直觀的感受。他說:“隨著講解的深入,我逐漸了解到背后的成功經驗和策略,進一步體會到和美鄉村通過科學規劃、堅持綠色發展、強化文化引領,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中起到的作用。”他表示,通過學習,收獲了關于鄉村規劃、環境建設、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自身村落的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據了解,為使培訓辦出特色、辦出新意、辦出效果,我市根據省委組織部的要求,精心設置培訓內容,突出加強思想政治培訓、基層黨建業務培訓和發展能力培訓。針對基層的特點,靈活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講座、在線學習等多種形式,綜合運用專題研討、現場教學、典型示范、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式方法,增強培訓吸引力感染力。持續豐富“理論+實踐”“課堂+基地”“專家+鄉村干部”實訓體系,采取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和“書記說給書記聽”、現身說法等方式,使基層干部愿意學、學得進、用得上。同時,強化培訓支撐保障,扎實推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建設,注重統籌建好用好鄉村干部實訓基地、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在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先進模范人物、優秀基層干部中遴選培養師資隊伍,讓懂政策的人講政策、有經驗的人談經驗、會方法的人教方法。組織編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方面的通用教材、區域教材和鄉土教材,大力開發精品課程,依托干部網絡培訓平臺為基層黨員干部培訓提供更加鮮活的教材、更加權威的讀本。
培訓中,省、市有關專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學員授課,精選鄉村優秀村干部面對面與學員分享經驗、暢談感受。授課老師圍繞“集體經濟”“信用村”“基層黨建”“生態振興”等鄉村振興關鍵詞,帶來了理論詳實、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視聽盛宴,幫助參訓人員開闊視野、補鈣充能。
培訓課程緊跟政策導向、緊系工作實際,對鄉村產業發展、村干部隊伍建設既有系統闡述,又有精辟解析。這讓潘集區架河鎮瓦郢村黨支部書記許連濤收獲滿滿。他告訴記者:“授課老師結合自身實踐感悟細說體會、論道方法,對我們學懂弄通做實既是一次很好的輔導,也是一次有力的推動。”
“我們將積極對接長三角地區,針對鄉鎮黨政正職、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到村任職選調生、村黨組織書記、村級后備干部等群體舉辦專題培訓,全面提升鄉村干部綜合能力水平。”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