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 從搖槳拍浪到揚帆掌舵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從搖槳拍浪到揚帆掌舵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7/15 7:36:3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他將“發揚”與“傳承”寫在美食文化上


記者對鄧祝松(左)進行專訪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總能喚起思鄉之情,那是熟悉而溫馨的“家的味道”。在上海,有一家名為“三品香”的餐飲連鎖品牌,它借力“家文化”,打造溫暖親民、以“家”為底蘊的文化理念,為許多人熟知和喜歡。而這一品牌的創始人鄧祝松就是淮南壽縣人,也是上海市壽縣商會常務副會長、餐飲專委會會長。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赴上海開展“長三角一體化·淮南人在上海”主題采訪活動,對鄧祝松進行了專訪。

鄧祝松出生于壽縣澗溝鎮,1993年從老家來到上海。剛到上海時他只有16歲,對未來很迷茫,在肉類加工廠工作一段時間后,就到姐姐工作的店里幫忙。店老板看鄧祝松年齡雖小,頭腦卻很靈活,動作也很麻利,就帶著他一起做餐飲。鄧祝松便跟著其入行,從廚師開始做起,認真負責加上確實喜愛,沒想到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慢慢地,積累了許多經驗的鄧祝松有了創業的念頭,他一邊打工一邊攢錢。2004年12月28日,上海三品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鄧祝松擁有了第一家“三品香”餐飲店。2006年,鄧祝松注冊了“三品香”品牌,到如今已經有10家門店,主要分布在松江區、浦東新區和嘉定區。門店主營江浙菜,選址定位在大型社區周邊,打造一個有“家味”的江浙菜品牌。“門店共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大部分都是家鄉人,還有的專門從家鄉過來投奔我,我很歡迎他們。”鄧祝松表示,“很多學徒都是從我創業時便跟著一起學習餐飲管理,他們進步都很快,有的還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然而創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鄧祝松表示,一開始門店發展過快且集中,管理跟不上,再加上經營出現問題,他迫不得已放棄了一部分市場。在后來的經營中,鄧祝松變得更加沉穩,在吸取過往經驗中謀發展。他說:“經營企業不能貪大,而是要做精,最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

鄧祝松專門請了顧問,又請做高端品牌定位的企業幫忙做了品牌提升,并向上海菜傳統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任德峰拜師學藝,將品牌發展做了規劃和布局,實現了企業規模化、標準化、連鎖化發展。后來,鄧祝松在餐飲的基礎上又做了酒店,將吃與住緊密結合起來。作為鄰里家宴的首選,鄧祝松對未來“三品香”發展有自己的想法,“讓更多家鄉人參與到企業謀劃中,給更多老鄉發展的平臺,企業才會更加平穩。”

采訪當天是工作日,到了傍晚,三品香餐飲店里顧客盈門。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享受一道道美食,在品味中尋找慰藉,感受人生的樂趣。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電梯間看到,屏幕里循環播放著一段CCTV10科教頻道《家鄉至味》欄目為鄧祝松與兒子鄧宇拍攝的一期節目。

幾年前,在父親的影響下,鄧宇毅然地進入三品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他戴上圍裙,拿起大勺,從菜品原料的選擇、口味的嘗試、顧客的喜好調查等多方面慢慢學起,兩人常常因為一道菜的選料和味道討論到半夜。欄目組得知鄧祝松父子倆的傳承故事后,特別趕至上海,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拍攝。最終呈現的《家鄉至味》節目讓人感動,鄧祝松的創業理念、對美食的敬重之情和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以及兒子傳承衣缽將餐飲文化繼續發揚光大的點點滴滴,都在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隨著企業發展,鄧祝松也在不斷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一次偶然的工作對接中,他萌生了在云南進行校企合作的想法,很快便捐資建設了一所鄉村書屋,這個項目還獲得了“全國最美鄉村書屋”稱號。今年,鄧祝松又在云南另外一所小學建設了第二間鄉村書屋,他還與當地困難學生進行了一對一資助幫扶。

“目前,我正在對接籌備,想把這一公益活動在家鄉壽縣做起來。我希望在家鄉建設更多的鄉村書屋,讓學生們能夠閱讀到更多的書籍,在溫馨的環境中學到知識。”鄧祝松表示,他對淮南這幾年的發展感受頗深,“交通非常便利,環境也越來越好,希望能夠借助商會的平臺,為鄉親們做更多的事,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記者 付莉榮 張明星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广汉市| 邯郸县| 镇安县| 资源县| 蓝山县| 宁武县| 蓬莱市| 望都县| 通许县| 康乐县| 四子王旗| 昆山市| 麻江县| 盐池县| 大埔县| 秦皇岛市| 珠海市| 依兰县| 岳普湖县| 新闻| 通城县| 阜新| 象山县| 宝坻区| 郯城县| 双牌县| 蒙阴县| 西平县| 林口县| 澄城县| 喀什市| 博乐市| 左权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晋县| 泸溪县| 内丘县| 台南县| 绥棱县|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