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期的施肥應遵循適量、均衡的原則,既要滿足秧苗生長的營養需求,又要避免過量施肥導致燒苗或徒長。水稻秧苗期的施肥方法主要包括根施和葉面噴施兩種。適合水稻秧苗的肥料類型包括有機肥料、復合肥料和磷酸二銨等。有機肥料如雞糞、豬糞、牛糞等,不僅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而且對土壤結構和水分保持等也有顯著的改善作用。”近日,鳳臺縣關店鄉老農技專家、退休干部張鳳祥頭戴草帽,正耐心地向周莊村的村民介紹水稻秧苗期的施肥方法和用量,保證水稻的健康生長和獲得高產傳播管理技術。
當前,正是夏種夏管時節。
鳳臺縣關店鄉村民們搶抓農時,頂著夏日,正在整理田邊地角,疏通水源,技術指導人員來到田頭獻技支招,農業生產場面如火如荼。
“老驥伏櫪,志在農業。十年前,老張退休后就帶頭在村里引進水稻托盤育秧和推廣機械插秧技術,不僅減少了村民勞動量,還促進了糧食增產增效。現在他已經培養了很多年輕的技術員,每年水稻托盤育秧使用面積覆蓋上萬畝。”鄉科技特派員李良介紹說。
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關鍵是把農業生產技術發揮好、利用好。關店鄉今年夏種水稻面積有3萬多畝,另外發展甜瓜、西瓜、芝麻等經濟作物7000多畝。鄉里在加大生產服務和協調管理同時,全力保障技術指導應用,并充分發揮老專家、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五老”作用,助力農業生產。
“吊瓜的重要病蟲害有瓜絹螟和蔓枯病,7至9月瓜絹螟很多,可以用25%殺蟲雙液劑500倍液或20%三唑磷啶蟲脒500倍液或5%銳勁特2500倍液噴撒預防,還可用5%菌毒清液劑300至500倍液灌根或園內所有噴撒,隔3至4天再防1次。”
年近七旬的關店鄉蔡莊村村民蔡國玉從事農業技術指導工作已有35年了,他自己還經營了一家“莊稼醫院”服務部。這些年他為本鄉和周邊鄉鎮的村民傳授了很多農業生產技術,得到廣大村民的認可。今年他在本村推廣了高產優質吊瓜和“白羊九”花瓜品種,為村民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近日,他來到瓜農宋紅祥的瓜棚前,向村民講解病蟲害防治知識。瓜農們邊聽邊記,掌握了管理技術,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關系到消費市場穩定、經濟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農業是魂,農田是根。我們作為農民,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本。”關店鄉前老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金關正在給年輕的村民講解抓好糧食生產的意義。這幾年,他帶領村里的“五老”人員積極參與土地托管,推廣機械化生產、良種普及等技術。為提高全村糧食產量,增加農業生產效益貢獻余熱。
“老王經常鼓勵村里年輕人要在農村天地創業找出路,這個村在他的帶動下有十幾位年輕人都回到了家鄉,搞土地托管、辦蛋雞養殖場、辦水稻育秧合作社等,效益都不錯,越干越有甜頭。”鄉紀委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了解,關店鄉充分發揮“五老”資源優勢,調動他們在傳播農業科技知識、傳統教育、法制教育、關心青少年下一代等方面工作積極性,為鄉村振興,推進農村各項事業健康發展起到模范作用。
“五老”還在創業指導、產業發展等方面起到傳幫帶與聯絡作用,他們與農戶“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幫扶,為村民送思路、送政策、送技術,培養了各類致富能手和科技創業帶頭人,成為振興農村經濟主要動力。(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