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史院鄉培育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要培育出好的甜瓜,種植方面除了要有好的生產技術以外,還要有好的品種,不斷引進新品種不斷升級。像這次奪得大獎的甜瓜,就是博洋65品種優選出來的。5月上中旬剛上市時,可賣到8塊錢一斤。”6月2日,在第三屆史院甜瓜節暨甜瓜種植能手評選大賽上,奪得大賽第一名的維強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奎珍介紹。
據悉,今年,維強家庭農場種植有30畝地的甜瓜,受春節前后冰雪天氣影響大棚受損,育苗有所延后,今年甜瓜比往年上市推遲有10天左右時間。優異的品質讓維強家庭農場的甜瓜頗受歡迎,七八百斤展銷的甜瓜很快就銷售一空。
甜瓜飄香惹人醉,碩果累累豐收忙。6月2日,第三屆史院甜瓜節暨甜瓜種植能手評選大賽在紅池廣場舉行,吸引了25家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植大戶參加。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溜長條桌上,按編號擺放了一盤盤的甜瓜,來自市農技推廣中心、市農科院及田區農業部門等專家逐一進行品嘗,并測定含糖量,最終根據各項指標進行打分決出名次。“好的甜瓜要瓜型美觀,嘗起來香、甜、酥、脆。除外觀、口感等指標作為基本分外,還要從規模化種植、注冊‘三品一標’、無公害基地認證、有品牌包裝等項作為附加分,以保障甜瓜的生產過程有記錄,生產品牌有注冊!痹u選專家表示。
“此次活動就是要以甜瓜為媒、以節慶會友,搭開放平臺,展史院風采,讓更多的朋友走進史院,了解史院,推介史院!笔吩亨l負責人介紹,史院鄉是農業鄉鎮,草莓、芡實、紅薯等特色農產品久負盛名,甜瓜更是聲名遠揚。優良的生態、充足的光照,獨特的氣候和優質的土壤,賦予了史院甜瓜皮薄肉厚、細膩多汁、口感松脆、含糖度高的獨特品質,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及周邊地區,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史院鄉大力推行“遠教+基地+農戶”的學用模式,發展示范基地,突出產業帶動,打造甜瓜節品牌,全鄉甜瓜種植規模已突破5000畝,從事種植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已有40家,產出達1.5億元,成為該鄉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也為轄區農民增收、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為推動農業發展提質增效,史院鄉堅決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大托管,在尹祠村開展整村托管先行試點,并成立中海農科服務中心(史院站),榮獲全市農業生產大托管先進鄉鎮,邵莊村被評為全市農業生產大托管先進村集體。同時,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引導各村立足村情,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群眾增收。如該鄉瓦楊村因地制宜發展紅薯種植產業,探索構建“黨支部+合作社+特色產業+農戶”發展模式,引進專業種植大戶,流轉土地650余畝,年均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40余萬元。2023年,該鄉9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412萬余元,村級集體經濟強村6個,其中瓦楊村集體經營收入達108萬余元。
“今年,我們將持續支持和鼓勵草莓、甜瓜等特色種植及水蛭、大閘蟹等特色養殖,著力抓好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做實‘三頭三尾’增值文章,做強史院甜瓜、草莓、紅薯等綠色優質‘土特產’品牌,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笔吩亨l負責人表示。(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